米氏从小被卖,对家乡唯一的印象,就是这么一味特制的腌萝卜,称为菜头生。
本来是自家吃的东西,不敢拿出来给主家尝的,还是主家提起需要一味口感爽脆的小菜,米氏这才拿出来试一试。
没想到,主家尝过以后,大为欣赏,欣然改了个名字叫泡菜,跟本地的咸菜加以区别。
主家还请她照这个口味,多想一想其他品种的泡菜,比如笋子,豆角之类的,好当做米粉的配菜使用。
“既然客人们都喜欢,就辛苦你多做些吧。”俞善也点头同意了:
“回头得空了,我去订一批小坛子,到时候一根萝卜放一小坛,有喜欢的就卖给他们。”
“主家,照这样下去,咱们的米粉要不够用了。” 杨庄头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发愁:
“前些天咱们每天能做三百斤米粉,现在一天就卖出两百多斤,白天人手都出去摆摊了,晚上最多能做一百斤米粉,存货很快就该不够用了。”
俞善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另外,这寒冬腊月的,滴水成冰,就算井水比河水暖一些,也强不到哪儿去。她看见杨黍、杨禾的小手这两天已经冻得通红,邓老爹的腰似乎也比以前更弯了。
缺人手啊……
就连她自己也没闲着,每天上山挖笋子,也挖得直不起腰。除了供应县城如意居之外,剩下的笋子刚刚好够给米粉摊子上做臊子用。
不如,从村中雇人?
俞善突然想起了陈小虎。
他也十六七岁,算是大半个劳力,做米粉的活儿不能让他参与,至少可以雇佣他洗洗碗,搬搬抬抬的做些杂活儿。
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陈小虎当然愿意。
天知道,俞善问他的时候,他觉得就像是一块大饼从天而降。
陈小虎家里是后娘当家,每天能管他两餐饭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而且只要他在家,后娘就不停的使唤他干活。他爹怕老婆,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陈小虎宁可在村里跟俞文思他们一起胡混,也不肯回家。
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见不着什么现钱,现在只是洗一天碗就有五文钱,这样的好事哪儿找去?
有了陈小虎的加入,众人觉得轻松了不少,至少杨黍、杨禾不必再跟着洗碗,可以照看着三岁的杨丰年,又给大家当起了跑腿的小工。
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杨庄头不断减少的头发着想,俞善主动接过每天盘帐的活计,又把碾米的活包给了村中磨房。
这磨房是平溪村的公有财产,平时由一户俞姓人家照看着。
这家人养了一头驴,帮人碾米收些许费用。
不过,本村的人若是想自己推磨碾米,只需要留少少的一些米当做费用就行了。
俞善请杨庄头出面,给的现钱,自然是碾的又快又好,省了小镜庄一道碾米的功夫。
不过磨房的驴倒是给了俞善启发,她也去骡马市买了一头用来拉磨,这样磨浆的工序也快了许多。
如此以来,小镜庄的产量又有所提升,一天能出三、四百斤米粉,库存一天天的多起来。
这天俞善盘完帐,才突然意识到,七十石稻米,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用完了。若是想要继续做这门生意,俞善现在就得考虑囤些稻米了。
一开始只是把这七十石稻米利益最大化。
现在,俞善开始认真的考虑起,没有更好的主意之前,把这米粉当成小镜庄的一项长久生意来经营了。
过了最初的新鲜劲儿,米粉摊的生意稍稍有所回落,每天三个摊位还是能卖出至少八百碗的米粉。
倒是干、鲜米粉的销量越来越大。
开始是有人买上一份两份的鲜米粉,回家按自己的口味煮食;后来,连一些酒楼饭庄都开始派人来问。
甚至一些小面档,也从一开始的羡慕嫉妒恨,转换思维,想要进些米粉回去,粉、面一起卖。
毕竟,两文钱可买不了二两白面条呢,还是米粉好卖。
最近时不时就有客人问有没有米粉卖,听他们回答没有,转头就走。
再不上米粉,他们得少赚多少钱。
※※※※※※※※※※※※※※※※※※※※
天冷了,大家一起来唆粉啊~喜欢拖油瓶只想种田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拖油瓶只想种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