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tanxulingxiandaipian-junsola&bookmark=66"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添加书签"/></a>
第七十一章井边歌女
和许多苗寨一样, 贵寿村的房屋建筑大部分都是带有浓郁民族风味的吊脚楼。
一路看过去,各种外形格局的木制吊脚楼或大或小,或简或奢, 鳞次栉比,翘角飞檐, 在这依山傍水的山间显得十分赏心悦目。
只是可惜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气氛十分古怪,于是赏心悦目中又多出了几分诡异, 师清漪将沿途的这些景象看个细细致致, 心里早就提高了十二分的警惕, 丝毫也不敢懈怠。
石兰家的吊脚楼很大, 好像是为了特意衬托她在村里一村之长的地位, 各方面都修建得十分奢华。吊脚楼分了许许多多个房间, 配了宽敞的前院和后院,甚至还详细到了绣楼,歌坊,浣衣坊, 牌室, 简直就像是个上好木材打造的小宫殿。
这种偏远的小山村不比其他地方,闭塞偏僻, 可以说是山高皇帝远,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墨守成规的封建一面,所以不能用一个现代的科学发展眼光去看待他们。
在贵寿村,村长的身份非比寻常,很有一点古时候族长的味道在里面, 如果是没有威望的人, 是坐不到这个位置的。
天色已经很晚,石兰在吊脚楼里招待师清漪一行人吃晚饭, 晚饭全是清一色的素菜。
师清漪这才知道石兰是个素食主义者,忌讳一切杀生,像餐桌上正常出现的猪牛羊肉等一概不吃。她家里其他人则没有特别的要求,完全可以吃荤,但是只要和石兰一起吃饭的时候,桌上必须全是素菜。
“都是些简单的乡村小菜,也没有肉,你们不要介意。”石兰坐在木桌旁,语调温和地道:“我吃斋菜,见不得荤,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分开吃。你们是我的客人,这一次本该我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你们,却还要你们跟着我吃素,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哪里。”师清漪得体地微笑起来:“多吃新鲜时蔬有益身体健康,菜很好吃,谢谢兰姐。”
石兰道:“像你们这样过来旅游探险的很少见,不知道你们之后有什么打算?是继续在这周边旅游呢,还是要去其他地方?”
师清漪说:“我觉得这里非常漂亮,风土人情也很好,想在这附近游玩几天,这样会不会给你们造成困扰?”
石兰笑了:“怎么会,欢迎之至。如果是这样,那这几天你们就住在我这好了,不然你们也没地方落脚,总不能让你们露宿山林吧,多不方便。”
师清漪等的就是石兰这句话。
不管石兰邀请他们留下来的举动,是真正出于热情好客还是说别有用心,只要这位权威的村长能开口让他们在村里村外自由活动,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再受到束缚。
礼貌地道过谢,师清漪刻意与石兰套着近乎,想趁机了解一些与贵寿村有关的基本信息,石兰脾气很好,师清漪对外也素来是温柔礼让的女人,于是表面上两人看起来相谈甚欢。
晚饭吃到很晚才结束,石兰给五个人安排好房间,嘱咐几句,这才离开。
五个人,每人一间吊脚楼后院的房间,师清漪,洛神和雨霖婞三个人的房间挨在一起,风笙和苏亦两个男人则与她们分隔比较远。
上好坚硬木材搭建的房间里泛着山间木头独有的香气,是一种能让人安定的味道,加上许多家具都是竹木的,这种回归大自然的舒适感觉就更深刻。
令师清漪想不到的是,房间里居然安了空调,浴室里也有热水器,本来是再基础普通不过的设施,可这对于躲在大山里的山村来说,简直就是贵宾级别的待遇。
要知道许多偏远山区连通电都很难,做饭用的是柴火,就更别提什么大型家用电器了。刚开始师清漪看到进贵寿村的路这么隐秘崎岖,好像与外界断层了似的,还以为这会是一个十分落后的村子,想不到石兰家现代化的生活设施竟会十分的齐全。
师清漪洗完澡出来,看见雨霖婞也换了身衣服从隔壁过来,正靠在竹制躺椅上玩手机。
房间里点了驱蚊的香,洛神静静地坐在半掩的窗户边上,手里也捏着手机,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雨霖婞眼睛盯着手机,嘴里却道:“这石兰还真是有能耐。我以前也去过其他地方的苗寨,可没有哪个地方苗寨的吊脚楼有她家这么大的,房间众多,里面居然还这么现代化,我看这不是什么吊脚楼,根本就是一豪华别墅。山路这么难走,她这些都是怎么整出来的,难道用摩托车一个个拖进来的?我真是服了。”
师清漪给自己倒了杯山泉水喝,接下她的话茬:“只要有资金,就没什么办不到的。山路是难走了点,但是多花些功夫,都是可以搞定的,你应该最有体会才是吧?”
雨霖婞含糊地“唔”了一声,说:“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操作起来实在有些折腾人。”
她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又补充了句:“哎,不说这个,其实更让我惊讶的是手机在这村子里居然能接收到信号,虽然不是很强,但还算凑合,估计附近架设了信号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