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华为经济学 >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企业经营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企业经营(1 / 1)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企业经营

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因此也可称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因此各国都会重视利用国际贸易原理,发展对外贸易,搞活经济,增强国力。

一个国家无论如何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都不能闭关锁国。寄希望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仅仅靠自身的国内市场,那是不能保持国家繁荣和稳定的。中国明清两代的事实证明,闭关锁国的繁荣不能持久,而欧洲国家,从葡萄牙到西班牙,从荷兰到英国,无不因走向世界而崛起。中国今天的繁荣也得益于加入世界贸易大家庭,走上了腾飞之路。

中国的世界贸易之路是怎样走出去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力还非常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产品的品种、功能和质量完全不能和西方企业相比,如何能够出口?那时中国人的收入非常低,几乎没有国际购买力,如何能够进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告诉我们,弱国也是可以和强国进行贸易的。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可以搭起一座全球化分工的桥梁,让各国放弃自己的相对劣势产品或产业,以聚焦相对优势的产品或产业,使得相对优势的产品或产业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比如,A国和B国分别在卡车和轿车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于是分别获得卡车和轿车的订单。由于在生产车辆的过程中,两国分别获得了更多的关于卡车、轿车的生产经验、客户信赖、资金支持、规模效应等因素,于是分别在卡车和轿车方面越做越强。A国虽然在轿车生产上失去优势,但可以在卡车生产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用以采购B国的轿车。同样,B国也可以用自己在轿车生产中获得的高利润换取更多的A国卡车。这样两国就能实现双赢。

全球贸易是“二战”之后世界的主格调,一直促进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近些年从欧洲到美洲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思潮,从英国脱欧到中美贸易摩擦,均是这种逆流的体现,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实际贸易中出现的马太效应打破了地区平衡。马太效应是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常用的术语,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马太效应一词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寓言中说,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1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1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1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这则寓言原本的积极意义在于鼓励人们勤奋努力,让自己变强。这也是国际贸易理论鼓励各国通过贸易促进世界范围内经济效率提高的核心要义,但现实并非那么理想,生产要素的流动并不平衡,资金流动容易,而劳动力流动不易。例如,美国金融业可以容易地实现跨国投资,但工人不能随意迁移,这造成美国产业空心化,影响美国人的就业。欧洲的移民政策有利于补充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但难民过多也影响了欧洲居民的生活空间和秩序。这些是制约全球化的因素,但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政府没有注意这些,造成全球化进程太快,现在到了刹车的时候。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可谓非常成功,很好地把握了国际贸易与国内经济建设的节奏。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力非常弱,却毅然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世界加工厂,用辛劳和汗水积累财富,为此放弃了一些相对劣势的项目,如停止大飞机研制、减少航天事业投入等。在有了一定的条件后,中国又发挥制度优势,调整产业布局,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并瞄准高科技行业,让大飞机重新起飞,重资投建高铁、高速公路等国家命脉,这些是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下难以实现的变化。中国模式的结果是在很多领域构建了几乎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的国际贸易管理是中国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其管理经验可以为企业治理提供参考。国际贸易在国家管理方面可能次要于国内经济,但对企业而言是首先要学习的,因为企业的首要问题是要从市场中获得粮食,这样才能保证活下去。中国国际贸易经验给企业的借鉴意义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企业应当聚焦战略,发挥和持续增加比较优势。很多企业的最大问题是急于挣钱,一切以挣钱为目的,哪里有风口就涌向哪里。挣钱并不是企业的优势,挣到钱只说明取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但天时地利都会改变,企业并不能保证下一场战斗的胜利,而一次战斗的成败就可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中国集团公司的寿命只相当于美国的中小企业。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有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中国企业不仅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市场的战斗中虽然前赴后继,但更多是不善于经营的,没有战略思维,能稳操胜券者少,许多都是靠运气。

其次,企业应当抓住变革机遇,实现转型升级。世界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企业不能满足于量变,而是要抓住质变的机遇,达到另一个量变水平。苹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中国的产业,但不是中国的产品。2012年苹果公布的财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苹果产业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同时,这个庞大的制造基地的利润率只有不到2%。一部光鲜亮丽的苹果产品,其背后却是苹果公司对中国代工厂利润的苛刻压榨,但那个时候中国的企业和工程师没有在产业链顶端形成比较优势,只能接受这个结果。时过境迁,华为抓住中国从人口红利到工程师红利的转变机遇,通过学习西方管理经验进行变革,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华为也能组织研发和苹果一样卓越的产品并占据供应链顶端了,这使得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

再次,企业应当完善供应链体系,打造稳定的产业链基础。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打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打后勤。企业经营也是如此。但这一点可能容易被忽视,因为顺境之中条件都很理想,企业随时可以采购到需要的物资,而一旦遇到不可抗的情况,企业可能瞬间就进入休克状态。例如,2018年美国突然对中国的中兴通讯进行制裁,禁止美国供应商对中兴出售其产品中必须使用的芯片,立即使中兴陷入被动状态。国际贸易关系是最不稳定的联盟关系,我们应当注意到比较优势的瞬间变化,谨防比较劣势变为绝对劣势。喜欢华为经济学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华为经济学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