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顺着廊桥往后院走去。
此次造访安排得匆忙,进来时也无暇分神观赏宅内的景色,这会儿倒是难得有点空闲,男人牵着妻子的手,脚步不急不缓,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宅内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
若拿柳宅同庆城后山相比,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自然风光都远远不及,但就是这么小小一片方寸之地,却在建筑师的匠心设计下尽显不凡。
就拿着脚下这九曲的廊桥来说,每到拐弯处脚步一转,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副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与其说是景在眼前,不如说是人在景中。
苏秋茗本就醉心于传统文化,对周边一处处阆苑亭台看得目不暇接。
“这座宅子是柳门自己设计建造的吗?”
陪在乔何身后的柳十七点头回道:“没错,小辈中有一个曾师从李明仲等建筑师,潜心学习宫廷建造上百年,柳宅便是出自他手。”
男人闻言有些惊讶:“是那位主持建造五王邸和太庙的李诫,李明仲?”
“是。”
男人点了点头,不禁感叹道:“怪不得,设计精妙却不显刻意,每一景都配得上恰到好处一词,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若说现代建筑更多是体现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和创新思维,那么传统建筑便代表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底蕴,看似缺乏革新,实则处处暗藏玄机。
对于华国传统古建筑来说,最重要的点就是把握好人为景观与自然环境间的过渡,以达到相得益彰、浑然天成的效果。
看着廊桥尽头处云气升腾的泉眼,苏秋茗不由得赞叹了一句。
“藏风聚水,水动风生,风生水起。”
乔何听到后不无好奇地问道:“您也懂风水?”
苏秋茗回答的很是实在:“算不上懂,只是略知皮毛,我自小就对传统文化很着迷,得空时喜欢读些相关的书了解了解。”
乔何听罢回道:“我这有一套古籍是讲奇人异传的,真实性不可究,但内容确实有趣,您若感兴趣一会儿可以带回去看看。”
苏秋茗眼前一亮,赶忙转头看向丈夫。
男人见妻子都把期待二字写在了脸上,哪里舍得扫她的兴。
“那就麻烦乔少门主了,等她看完后我就叫人给你送回来。”
“您客气了,都是些我年幼时看来打发时间的闲书,放在书房内也很久没被翻开过了,能再遇到喜欢它们的人也是书籍的幸运。”
苏秋茗也是爱书之人,闻言颇为认真地回道:“你放心,我会好好爱惜它们的。”
乔何笑着点了点头,继续道:“单论年份的话它们也算是古籍,虽然跟正史的牵连不大,但若是对历史研究有价值的话,您就不用再送还给我了。”
男人见乔何神色平常,是真心把赠书一事当作举手之劳,便也不再客套,半玩笑半认真地回道:“行,那我改日叫博物馆把捐赠文物的证书给你送过来。”
乔何笑着回了声:“好。”
几人谈话间,苏秋茗倒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下届国际建筑师大赛于明年举办,华国在传统建筑设计一项上还没拿到过什么好名次,每每都让人诟病,想来也确实是对不起祖辈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苏秋茗作为主席夫人,一直致力于提升国家的‘软外交’实力,其中包括提升华国文化传统在国际上的认知度,以及各类国际竞技比赛等。
其中国际建筑师大赛,便是建筑设计领域最高级别的赛事,然而华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文化保留最完整,也最悠久的国家,却在本该获胜的传统建筑设计奖上屡战屡败。
大赛举办了十多年,华国却连前三名的奖杯都没搬回来过。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新一代的建筑师中,专注于传统建筑领域的寥寥可数,仅剩的几支独苗苗也是水平堪忧,设计出来的院落风格混乱不说,匠气也过重,处处透着矫揉的味道,显得过分小气。
不等苏秋茗多说,乔何已明白了她的意思。
“有需要的话,柳门可以明年代表华国参加。”
按照妖修和政府间的最终合作协议,妖修在能力范围内会帮助华国对外稳固国家地位,像这类参加建筑设计比赛确实算不得什么难事。
苏秋茗对乔何毫不拖泥带水的行事作风十分欣赏,笑着回道:“那我就等着获奖的好消息了。”
几人越聊越熟稔,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近两个小时。
何子悯提前定好的闹钟一响,她就毫不留情地押着好不容易出来放次风的乔何回了房,每日复健的时间都是严格规定好的,两个小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这会儿天气正好,要不去亭子里坐一会儿再进去?”
“不行。”
“那就门口院子里坐一会儿?”
“不行。”
“廊桥上坐一会儿?”
“不行。”
乔何嘴上还在试图挣扎,身体却很自觉地乖乖由着她拉着自己回到厅里。
何子悯端着一副铁面无私的模样,眼里却满是笑意。
待一行人进到厅内,男人也带着苏秋茗准备同乔何二人还有柳十七告别。
“十七哥,辛苦你帮我到书房把那套《异闻奇录典》取过来。”
“好,我这就去。”
待柳十七离开后,男人定睛看向乔何,脸上的笑意缓缓褪了下去。
他话音一转,沉声问道:“乔少门主,你不觉得妖族和政府间的合作未免也进行得太过顺利了吗?现下看来同妖族合作所带来的好处,多到快迷了人眼。”
乔何神色平静,对他的突然发难并未觉得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