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争论的源头,是秦笑笑无意中从一本律法案里看到的一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境殷实的男人,放着温柔贤惠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幼子不管不顾,一心一意在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寡妇跟前转悠,还把家里的钱财拿去供养小寡妇和她的孩子。
后来为了讨得小寡妇的欢心,更是把妻儿撵到村头根本不能住人的破屋子里,把小寡妇娘俩接到自家的大房子里过起了自以为恩恩爱爱的小日子。
小寡妇的儿子靠着他的供养,天天有肉吃,月月有新裳,到了启蒙的年纪更是到城里最好的学堂念书,跟饿的只剩下皮包骨的亲子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二十年后,寡妇的小儿子高中举人,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小寡妇卷走男人最后一点银子,去了垂垂老矣浑身是病的男人根本找不到的地方。
等到男人快要饿死的时候,他终于想起了被他抛弃的亲子,腆着脸去找寻想让亲子给他养老送终。
自幼受尽苦难,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的亲子恨他入骨,看到他落魄的不像人恨不得放上三天三夜的爆竹以示庆贺,哪里会让他黏上来。
男人在亲子身上看不到希望,竟也豁的出去,装成慈父养诉说亲子的不孝,意图靠街头巷尾的舆论逼亲子就范。
被他抛弃二十年的妻子如何容忍,为了儿子一家的声誉,直接在大街上跟男人对骂,诉说他薄情寡义,厚颜无德。
最后这件事情闹大了,被人告发到了官府。
知县不知道是酒喝多了脑子不清楚,还是想以此博个好名声为仕途添砖加瓦,竟然当起了和事佬,劝说亲子一家把男人接回家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