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许家那边不知道在憋什么大招,反正没什么动静。
既然没有动静,王小芸也就不再去管了。
铺子里的活动还是继续着,以防被许家的人再次反扑回来。
*
赵亮自从过了县试之后,他娘果真再也没有逼他定亲了。
所以他现在,又在紧张地忙碌着自己下一步的府试。
县试结束后,县署便将通过此次考试的考生名册,交到了本县的儒学署,并且申送至府城。
府试的报名和填写履历等,跟县试一样,也需要“五童结保”,且需要廪生作保。
不过这府试,跟县试不一样的报名程序,便是作保这廪生,需要两名。
还有这府试出题人,也从县试由县令出题,变成了由本府的知府出题。
府试比县试就要难一些了,赵亮现在也是觉得头大。
他知道柳文升也在准备今年的乡试,那难度比他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所以他也不太好意思,让柳文升继续辅导他的课业。
不过柳文升,在自己学业之余,还是尽量辅导了赵亮。
柳文升称之为“温故而知新”。
这每一次考试,出题也不外乎四书五经这些,只不过出题人变了而已。
柳文升倒是不觉得辅导赵亮会影响他自己的学业。
有些东西,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他硬学也是无用。
举人出身的郑安仕,其实在教柳文升时,已经帮不上太大的忙了。
因为柳文升在解题破题这方面,甚至比他还能把握住重点和破题思路。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一些朝廷发到县衙的邸报及时传给柳文升。
这样,柳文升就能及时知道一些朝廷大事了。
知道的事情多了,虽然不能提升学子们的文学素养,但是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在学子们应试的时候,一些时政方面的题,也可以有思路可循。
*
柳文升在参加乡试之前,还是要进行每年一次的“岁试”。
“岁试”,是有秀才功名的生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的考试,所以称之为“岁试”或者“岁考”。
这“岁试”,是县里所有有秀才功名的人,都必须参加并重新排名的。
有的普通生员,也就是秀才,若是在本年度的考试中名次上升了,挤进了前列,就有可能升为廪生这一等。
升为廪生后,便可以得到朝廷的补助。
若原本就是廪生的秀才,在本年度的岁试中名次下降的多,也可能就被逐出廪生行列,成为普通的生员。
那样,原本享受的朝廷补助,自然也就不再享有。
连续几次岁试不合格的,甚至就直接革除了秀才功名。
所以这秀才们,每年也都不敢怠慢学习的。
柳文升也必须每年都要参加岁试,不会因为乡试在前就省略这一关。
他从县试开考之后,不管府试院试,还是每年的岁试,年年都是第一名。
今年,柳文升依然信心满满的。
*
相比于柳文升的镇定自信,还有一个人,每年这时候,都会忐忑不安。
此人便是张庭丰。
张庭丰本就家庭贫困,他是无比渴望得到廪生身份的,这样对自己的家庭,也算减轻了负担。
可是他每次岁试,都差那么一点,得不到这廪生身份。
今年他也和柳文升一样,要参加八月份的乡试。
他知道,他是中不了举的。
他比柳文升大两岁,可是却比柳文升晚得到秀才功名。
每年岁试,他的成绩也远远不如柳文升的好。
他今年参加乡试,也是混个经验。
在一次午休时,张庭丰还是找到了柳文升。
柳文升,赵亮,张庭丰,三人如同之前在百川书院时一样,再次聚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