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走过书屋,方朔便低首向许静施礼道:“许先生说笑了。方朔年不过三十,本想在陵泉苟且混世,并没有什么大志。能碰上这一堆麻烦事,不过都是巧合。况且,方朔无名无望,不过就是个小辈,先生如此重托,实在让小子惶恐不已。”
“好吧,那咱们就不谈这个了。”许静点头笑道。
走了两三步,许静问起方朔来:“对了,你师父如今身在何处啊?”
闻言,方朔脸色古怪地回道:“额,师父他,平日里,云游四方惯了,从不与我说他要去什么地方,就是我这个做弟子的想去找,也是找不到的,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想必,应该是去找酒喝了吧。”
“如此逍遥自在,倒真是让人羡慕啊。”许静叹道。
谈起李衍朝,方朔只剩下不自然的尴尬,他也不出声,只是赔笑。
幸好,没过多久,姚暝朗便带着一本书走了过来。
姚暝朗先是对许静施礼,再转过身用双手向方朔递出了那本书。
许静道:“让你来了一趟书院,总不好叫你就这么空着手回去。可老夫这儿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只好送本书给你了。当然了,这本书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就收下吧。”
“多谢先生。”方朔恭敬地收下书本。
一看封面,原来,这本叫《诸子百家》。
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许静道:“今日无云,想必会有个好天气。普通人为了吃口饭不容易,全看老天爷的赏了。”
悄声离开了明月书院,许静和姚暝朗送别方朔,直到长街道口。
“许先生,姚道友,二位请回吧。”方朔施礼道。
“方道友路上顺风。”姚暝朗回礼道。
许静张了张嘴,而后又叹了口气,终是没出声,只是举手回礼。
对二人点了点头,方朔转身离去,走过整条长街,来到水路边。
乘着小舟,方朔再次往九环岛而去,可这一来一往间,眼前的风景却大是不同。上次是明月悬天,这回是旭日初升,之前是众人同往,如今却是孤身独行。
此时天色不过蒙蒙亮,可水上的行船已经多了起来。在这些来往船只中,少数是丈夫掌舵,妻子理网,早出打渔的小船。多数为运送货物的大船,不是船身满载缓缓而来,就是空无一物匆匆而去。
扬州货商忙碌至此,想必,这天下九州的百姓也当如是。
记得当初,在福缘楼住店时,自己还一时感慨作了一首诗。何颜听到后,嘴上不留情面,还说是破诗来着。现如今,再去细想,自己那首诗可不就是一首破诗吗?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这句话早就说出了世上的大道理。
既然如此,自己一个修道的出世之人又哪里有资格去对为生计辛劳的世俗人说什么呢?
一个人傻站在小舟上正发呆,方朔忽听一声稚语童音。
“爹,娘,你们快看,那个人的小船会自己在水上走。”
回过神儿来,方朔发现一位扎着小辫儿的女娃娃,正从一艘小渔船边探出身子,指着自己脚下的小舟,惊讶得大张着一张小嘴。
“在这儿胡说什么呢,没工夫陪你玩儿。”女娃娃的爹喊道。
这时,一位看着略小点儿的男孩儿也叫了起来:“爹,娘,阿姐说的是真的,真有一条会自己走的船,上面还站着人呢。”
一听这话,孩子们的爹娘这才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转到另一边看。
孩子们的娘道:“说了多少回了,你们两个要小心,可别落下了水。这深水里头啊,有许多淹死的水鬼,最喜欢吃你们小孩子的肉呢。”
孩子们的爹道:“好了,赶紧把孩子抱里头去,一定要看住了。”
夫妇俩刚一人一个抱起孩子,抬头正看到方朔。
眼见这对夫妇看到了自己,方朔就笑着对他们挥了挥手,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