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这一场战争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不过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
即便是这场战争中死了很多的族人,可是他们依然可以坚强的支撑下去。
对于纳生和邦色两个人颁布的命令并没有特别在意。
可是当那些城镇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开始坐不住了。
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他们部落将会越来越衰弱,可能过不了太久的时间就会导致灭亡。
一个部落的力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和一个国家整合起来的力量相抗衡。
就这样,这几个从千年之前就流传下来的巨大部落,也开始慢慢的趋近于城镇化,不再拘泥于自己家族的势力发展。
历史的潮流永远都是在进步,而人类只不过是像小小的蝼蚁一样,缓慢的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已。
这几个小小的部落当然无法和这种历史必然的结果相抗衡,没过多久也开始进入城镇之中。
就这样,纳生和邦色两个人发布的第一项政策终于得到了圆满成功。
接下来根据罗秋的指示,纳生和邦色两个人又让整个吐蕃的居民休养生息,不再有大的干戈。
本来这些部落里的人就已经厌恶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现在这种和平年代,对他们这些安逸的吐蕃人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没有人愿意再去流血牺牲,吐蕃也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人口也开始蒸蒸日上。
第三条政策就是纳生亲自前往大唐长安城,面见李二陛下。
将吐蕃永远附属大堂的这个政策,亲口告知李二陛下,希望得到李二陛下的承认和支持。
这件事情对于纳生和邦色来说至关重要,大唐天朝上国,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是以绝对的实力碾压吐蕃。
如果不是禄东赞和松赞干布两个人对自己内心的那种想法蒙蔽了双眼,能够认清现实的话,说不定也不会落到这般下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禄东赞和松赞干布二人的处境。
在当天罗秋将二人给赶下去之后,就已经把他们从布达拉宫给放了出去。
罗秋要让这两个人亲眼看看,重新建立在吐蕃的王朝将会比他们所统治的王朝强盛百倍。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人只能步履阑珊,蓬头垢面的去各个城镇乞讨。
看到这些渐渐繁华起来的都市,他们的心里面感慨万千,后悔莫及。
城镇里的百姓到处都是在谈论大唐给他们的好处。
只要提起大唐和罗秋,这些百姓就开始眉飞色舞起来。
感觉好像大唐和罗秋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一般,给了他们新的希望和生活。
在每个吐蕃的城镇里面,都有一座高大的雕像。
而这座雕像上面刻画的,则是一个身形比较瘦弱的少年。
即便是不说,别人也知道这个少年就是曾经拯救他们吐蕃于水火的罗秋。
当禄东赞和松赞干布二人看到这些雕像的时候,心里面真的是像被油煎过一样的难熬。
即便是他们两个人当政的时候,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也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些百姓这么欢呼雀跃的去叩拜他们新的神明罗秋。
如果不是和大唐为敌的话,如果可以俯首称臣,说不定他们两个人也会将吐蕃发展到这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