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盛世大明 > 第4章 深夜独坐思贤良

第4章 深夜独坐思贤良(1 / 2)

乾清宫内,御书房中。

朱厚正正襟危坐地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他尝试着将自己脑海中嘉靖一朝值得重用的名臣记录下来,这是他魂穿嘉靖后能否励精图治的根本,由不得他不郑重。

首先是“弘治三贤相”,李东阳已病逝,而刘健此时已有八十八岁的高龄,朱厚害怕一封诏命过去他老人家就激动地被自己送走了,想到古代的医疗手段,朱厚还是打消了起用这位贤相的念头。

如此一来,仅剩下木斋公谢迁,刚过古稀之年,身子骨还算硬朗,朱厚记得历史上他在嘉靖十年才去世,还有十年,自己可不能平白浪费这位贤才。

与谢迁相比,杨廷和杨大牛都可能自觉形秽。无论是资历还是政绩,杨大牛都略逊一筹。

谢迁为官四十载,贤名天下传。孝宗时入阁拜相,辅佐孝宗开启“弘治中兴”之盛世。武宗时为顾命大臣,多次冒死劝谏,对抗刘瑾等阉竖奸佞,奈何武宗刚愎自用,无奈选择致仕,至今已居乡十六载。

想到谢迁居乡期间修缮老家庄园,为之取名“肥遁”,朱厚就不由地笑了笑,念起了一首诗:

曲径疏篱拥薜萝,晚风红落豆花多。

南山夜半牛堪饭,东海门深雀自罗。

遗恨未酬三顾宠,清时谁解《五噫歌》。

谩将旧砚临池洗,莫遣余生待墨磨。

“酬三顾”,《五噫歌》,木斋公啊木斋公,你真的安于田园之乐吗?

一想到此,朱厚心情大好,信笔写下“谢迁”二字。

然后是“楚地三杰”,刘大夏与李东阳已先后去世,留给朱厚的只有一个杨一清。

但杨一清可并不输于先前二人,单论能力而言,朱厚甚至认为他是三杰之首!

与杨廷和一样,这位大牛也是四朝元老,为官五十载,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堪比唐代姚崇的牛人!

相比于天天满口儒家圣言,暗地里却喜欢玩弄阴谋权术的文臣而言,朱厚其实更喜欢的是那些直来直去的武将。

心思单纯的臣子对于帝王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臣子,聪慧过人反而为帝王所忌,如三国时期的杨德祖,屡次猜出曹操的心思,并向外透露出去,最终被恼羞成怒的曹阿瞒借头颅一用!

但与之前的腐儒不同,杨一清是入朝能拜相,入军能为将的大才!

杨一清任陕西巡抚期间,平定边疆,弹劾贪官,裁减军费,使得军纪清明。武宗即位后,蒙古大举入侵固原,杨一清率轻骑奇袭破敌,升为陕甘总督,从此北疆无战事!

每每想到杨应宁如小说话本中的人物,亲率轻骑大破数万敌兵,朱厚就不由抚掌击节,大声赞叹!

可惜如此一位人杰差点被刘瑾、江彬等人迫害致死,心灰意冷之下选择致仕,终日居于焦山寺中,与禅师古佛相伴。

朕的“郭子仪”啊,再等等,等朕清扫了这朝堂,给你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朱厚心里喃喃道,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杨一清”。

想到杨一清,朱厚就不得不想到自己未来最重要的臂膀—张璁和桂蕚。

朱厚一想起张璁和桂蕚这两位难兄难弟,心中不由一叹。

对于他们的后世评价不知为何变成了逢君干上,霍乱朝纲的奸佞幸臣,朱厚的内心中是相当替其不值的。

不过联想到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鲜有能善终者,如秦之商鞅被车裂,楚之吴起被万箭穿心,万历之张居正被死后鞭尸等残酷事实,朱厚心里也就释然了。

如此看来他们的下场还算是好的,即便背负了骂名,却也得了个善终。

变法历来伴随着血腥,想要革故鼎新必然会损害既得者的利益,这些位高权重之人定然会奋起反抗,变法者稍有不慎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只要读过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张璁、桂蕚这二位大佬是璁哥的改革先锋,其功绩堪比张居正之于万历,强行为大明续命了几十年。

二人确实因大礼仪得到璁哥宠信,而得以显贵,青云直上,相继入阁。

显贵之后也确实有党同伐异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的确迫害了不少政见不和的忠正之士,如杨一清就是被张璁迫害致死。

但党同伐异自古有之,本质在于政见不和,理念不同。道理很简单,文人想要实现自己寒窗苦读时便立下的志向,怎会容忍有小人阻挡?

革新成功,为国尽忠,死又何妨?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