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北宋皇族 > 第45章 汉 蕃

第45章 汉 蕃(2 / 2)

燕京城二十六坊,契丹、奚人、渤海等族大多聚居于其中九坊,剩余尚有三四个坊市与汉人混居,得益于燕京城内极其规整,若想将之隔离,甚至屠杀,亦有可能。

城内汉人有满朝汉官、四族大姓安抚,基本不会生乱,甚至已组织民夫协助守备,余下的外族,则如鲠在喉,不得不防。

公房内,刘彦宗蹙眉说道:“新城、居庸,至少有四千士卒出自城内。若四军大王与大石林牙引其来攻,城内会不会有呼应,委实不可揣测。”

左企弓、曹勇义等人也是愁眉不展,赵不尤想了想,问道:“城内坊市分立,百姓购买动使,皆来三市?”

曹勇义解释道:“大多如此,近些年坊内偶尔也会有商铺开办,但极少。”

“禁城是关键,人势众方可壮胆。”赵不尤点头道,“禁城之策加上一项:选可信之人开办的商铺为行商,走街串巷售卖必需之物。至于契丹、奚人等,与汉人一视同仁,每户发一张通行令,外出则向巡铺报备即可。”

刘彦宗讶然问道:“不作防备?”

赵不尤道:“只要不生乱,在我看来,皆为大宋子民,何须额外防备……至于些许铤而走险之徒,光明寺又添僧兵近千,有两千余众分守各个巡铺,我相信岳鹏举弹压得了。”

左企弓若有所思,抬头问道:“赵宣赞,悯忠寺你再三强调汉蕃两立,警醒我等不得效力番人,如今你说皆为大宋子民,是何道理?”

赵不尤斟酌再三,缓缓解释道:“左公,小可不才,心中对汉蕃之分,有些许浅见。”

“愿闻其详。”

赵不尤道:“所谓‘汉’,承自‘华夏’,《尚书正义》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姑且听之。春秋战国已有‘华夏’、‘诸夏’、‘中国’之称,如《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以服事诸夏’;《襄公二十六年》云‘楚失华夏’;《说文解字》称‘夏,中国之人也’。”

“但‘华夏’并非一族,乃商灭夏,周灭商,并不断融合四夷共组而成。”

“秦汉起,以朝为名,始有秦人、汉人之称,秦朝国祚极短,‘秦人’之称持续时间也短,随后两汉四百二十余年国诈,尤其是《史记》中‘汉王’、‘汉吏’、‘汉将’、‘汉兵’、‘汉卒’等词随处可见,至《汉书》起,始有‘汉人’之称。如汉武帝太初四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复征大宛,’闻宛城新得汉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等等,‘汉人’一词,此时单指汉朝之人。”

‘五胡乱华以来,有过‘胡汉’之分、‘蕃汉’之分,亦有过隋人、唐人等称谓,可终不如‘汉人’一词深入人心,我族也以‘汉’为名。’

“所以,纵观古今,无论是‘华夏’,抑或是‘汉人’,皆非壅蔽之词,乃不断融合、演化而成。“

”小可以为,血脉乃一方面,至于其余,凡学我语言、用我文字、传我文明者,若干年后,或许皆可为汉人。”

“《左传.成公四年》有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如今楚地,不全是汉人?”

“所以,城内的契丹、奚人、渤海等族,在小可看来,若其人心向大宋,服从教化,便为大宋子民,说不定日后也会被称为‘汉人’。”

“既如此,小可愿承担风险,不做防备。”

连番虎狼之词,如天雷滚滚震过公房内众人耳畔,话说此间众人,皆是这个时代最渊博最明理那撮人,他们低头沉思,倒也无人叫骂赵不尤荒唐不堪。

秘书郎王介儒问道:“既然如此,悯忠寺内言语如何成论?”

赵不尤偏头反问:“难道刘太尉笃定女真人会心向我族?若其永远与我族并立,抑或并立数百年,尔辈投向女真,汉人刀笔会如何落下?”

王介儒顿时面红耳赤。

许久之后,左企弓慨叹说道:“女真起兵以来,辽国张玄素、萧宝、王伯龙、挞不野、余睹……等几十位辽将接连降金,女真人信任有加,竟允其执掌权柄。老夫本以为女真人已然开明卓识,不曾想赵宣赞竟以天下人皆为汉人、天下人皆为子民……俨然更上一层。”他笑了笑,望向场间众人,促狭说道,“赵宣赞既然连契丹奚人亦能一视同仁,至少我等降臣,身为汉人,能少些担惊受怕,战战兢兢。”

低笑声响起,公房内的氛围顿时变得轻松。赵不尤附和微笑,随后起身告辞:“日后政事便有劳诸位大人了,小可只管专心守城迎敌,大军来援后,小可自然会为诸位大人请功。”喜欢北宋皇族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北宋皇族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