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之中的永兴村的天空繁星闪烁,没有一片乌云,秋高气爽。在永兴村的路灯之下,村子里面的每一条道路干净,必须路灯在地面上印出一个黄色的圆形斑点,一个套着一个向远方延伸出去,直到六塘河边。
在永兴村南边的那块巨大的石碑下,有两个巨大的灯光向上照射,照进这那快石碑,让石碑看起来好像是守候着永兴村的神像。
每到夏季的时候,永兴村村民会在那块石碑之下有所停留,仿佛将那里当成了一处休闲胜地。秋季之后人们很少出门,晚上的时候打打麻将聊聊天,有的人早早的睡下了。
忙碌的季节里人们也不会再到石碑下合影留念,实际上永兴村人看见那块石碑的时候已经习以为常,只有从外地来的人才会觉得那块石碑的确引人注目。
方义成从来没有在凌晨时分远眺那块被灯光映射的无比庄严肃穆的石碑,就像此时此刻,微风吹拂,有点凉意,方义成裹了件外套,站在余瑶家二楼的窗户口,思绪飘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方义成小的时候,永兴村的道路并没有现在的那么宽广,没有水泥柏油路,村子里的道路由一条一条泥泞的土路组成,雨水降临的时候,路面上被人或者是牛踩出了一个又一个脚印和牛蹄印。
当太阳出来之后,阳光照射将地面烘干,那些脚印还会存在,只是路面高低不平。
那个时候的方义成走在路面那上的时候,却不如现在心情复杂,也许那个时候会因为几十块钱的学费,或者是因为一件破了洞的衣服而烦恼,再或者会因为下雨了没有办法回到学校而头疼。
现在所想的和小的时候所想的之间完全不一样。
方义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学习方面有独特的天赋,或许那不是天赋,而是勤奋。老师不管讲什么样的难题、难点,他一学就会,一点就通。
很多老师都在夸奖方义成头脑聪明,将来必成大器,可夸奖他的老师都没有想到他会在初三辍学,连中考都没有参加。
初一的时候孟伟就坐在他的身后,方义成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和孟伟见面,方义成便从孟伟身上的穿着看出了他家庭优越,方义成并没有打算和这个生活条件优越的男同学有任何交集,可是当孟伟主动要抄写他的作业时,方义成没有拒绝,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他们两人势必要成为最好的朋友。
从抄写作业开始,方义成也从孟伟的身上看出了这个同学有着让他感觉到与众不同的东西,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东西,让他很亲近。
孟伟的眼中,并没有如其他部分同学眼中所流露出来的对方义成贫穷的歧视,相反,孟伟的眼中总是有一股让我方义成感觉十分舒服的亲切。
从第一次抄写作业再到第一次帮他作弊,方义成从某种程度上帮助孟伟渡过一次又一次难关,让孟伟的父母的脸上逐渐露出笑容,觉得孟伟将来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或者是宇航员。当方义成第一次来到孟维家为孟伟补习功课的时候,他从孟伟的父亲眼中看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欣慰。
方义成从孟伟父亲眼中所看到的东西,在父亲方礼安的眼中也曾经看到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母亲病情加重,父母眼中的这些欣慰逐渐消失,被忧愁和烦恼取代。
从时候开始,方义成再也没有从父母的眼中看见对自己的赞扬和关切,相反,父母眼中所流露出来的是对方义成的愧疚。
孟伟和方义成的友谊也是在那一次又一次抄写作业和考试作弊当中建立,直到后来,孟伟不再抄写方义成的作业,破罐子破摔,这也让方义成第一次看见了孟辽海的皮带有多么结实。
那一天孟伟一瘸一拐来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冲着方义成笑了笑:“男子汉大丈夫,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皮带打的只是我的身体,却打不了我的灵魂,我说不抄就不抄,考试倒数第一的名号,谁都不能跟我抢!”
方义成从孟伟的眼中再一次看到了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英雄气概。
他知道孟伟在学习方面的确慢人一拍,再加上孟伟的家庭条件,让孟伟更不可能在学习上面投入太多。后来的孟伟先与方义成而辍学。回到家中的孟伟,从父母的手中借了一点钱,开了一个小饭馆,逐渐开大,生意越来越好,最后成了孟伟手中的“支柱产业”,直到后来孟伟将这个酒店卖掉,以支持方义成购买蚕农厂,方义成才确定孟伟眼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叫“义气”,现在叫“情谊”。
方义成依然记得孟伟那天开着车和孟维佳一起,将六万元钱送到他手中的情形,仿佛就在昨日。时光一去不回头,那些无忧无虑充满冲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满脑的忧愁和烦恼,并且这种忧愁和烦恼会被朋友的离去而代替,最后留下来的是无与伦比的孤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