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起家千牛直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但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早年曾任千牛直长,精通音律,深受舅父姜皎的宠爱,改任太子中允。侍中源乾曜与姜皎乃是姻亲,其子源洁为李林甫求取司门郎中之职,源乾曜笑道:“郎官应有才干声望,哥奴也能当郎官?”李林甫因此只被授为太子谕德,后累迁至国子司业。
得到宇文融的引荐,被授为御史中丞,后历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生性阴柔,精于权谋,与宫中宦官、妃嫔交情深厚,对玄宗的举动了如指掌,每逢奏对都能符合玄宗的意旨,深得赏识。当时,武惠妃宠冠后宫,唐玄宗非常宠爱她的儿子寿王李瑁,对太子李瑛则有所疏远。李林甫通过宦官干谒武惠妃,表示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非常感激,暗中对他进行帮助。
侍中裴光庭病逝,裴光庭的妻子是武三思的女儿,曾与李林甫有私情,而宦官高力士也出身于武三思府中。裴光庭死后,武氏向高力士提出请求,希望他能推荐李林甫接任宰相,高力士却未敢答应,唐玄宗因中书令萧嵩的举荐,任命尚书右丞韩休为侍中。高力士将这个消息泄露给武氏,让李林甫提前告诉韩休,韩休拜相后,与萧嵩不和,却对李林甫非常感激,便推荐李林甫,认为他有宰相之才,武惠妃也暗中相助,李林甫因此被授为黄门侍郎。
李林甫被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后又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当时,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皆因母亲失宠而有怨言,被驸马都尉杨洄告知武惠妃,惠妃又向玄宗哭诉。玄宗大怒,与宰相商议,欲废黜三子,张九龄极力劝阻,表示不敢奉诏执行,李林甫当面一言不发,退朝后却私下对宦官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唐玄宗欲为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加实封,并让他兼领尚书,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引起玄宗不悦。李林甫私下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唐玄宗后以结党为由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之职,任命李林甫、牛仙客为宰相。李林甫被授为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后来,监察御史周子谅奏称牛仙客非宰相之才,被玄宗杖杀,李林甫又趁机进言,称周子谅是张九龄所引荐,张九龄又贬荆州长史。
唐玄宗听信李林甫之言,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时废为庶人,并将李瑛的妻兄驸马都尉薛锈流放瀼州。不久,唐玄宗又将三庶人赐死,时人无不称冤。大理少卿徐峤奏称:“大理寺监狱杀气过盛,鸟雀都不敢栖息,如今刑部判定的死刑案件,一年仅有五十八例,而且有乌鹊在狱上筑巢。”群臣都上表拜贺,纷纷称赞这是社会治安良好的缘故,唐玄宗认为是宰相的功劳,便封李林甫为晋国公。
李林甫兼领陇右、河西节度使。当时,武惠妃已经病逝,东宫储位空悬,李林甫数次劝说唐玄宗,想让他立寿王李瑁为太子,而玄宗却属意于忠王李玙。他认为李玙年长,而且仁孝恭谨,勤奋好学,高力士也表示支持,李玙被立为皇太子,后改名为李亨。李林甫又兼吏部尚书,与兵部尚书牛仙客一同主持文武铨选。
唐玄宗更改官制官名,李林甫改为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但却被免去兼任的节度使之职,又加开府仪同三司,获赐实封三百户。唐玄宗对他非常宠信,宫中每有御膳珍馐、远方珍味,便命宦官到他府中赏赐,以致道路相望。当时,李林甫将性格柔弱的陈希烈引荐为宰相,他在家中处理政务,百官都集聚到府前等候召见,而陈希烈虽坐镇政事堂,却无人谒见,也从不敢参预意见,只是在公文上署名而已。
李林甫因自己在李亨立太子一事中并无功劳,担心日后会有祸患,便有兴大狱动摇东宫的想法,他将目标对准李亨的妻兄韦坚,将韦坚引居要职,却又命御史中丞杨慎矜暗中窥伺其过错。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入朝献捷,见李林甫专权,曾建议唐玄宗罢免其相位,引起李林甫的嫉恨。李亨出宫游玩,巧遇韦坚,而韦坚则密会皇甫惟明,杨慎矜向玄宗揭发,称韦坚身为内戚,不应结交边将。李林甫便趁机诬奏,称韦坚勾结皇甫惟明,欲拥立太子为帝。唐玄宗大怒,将韦坚、皇甫惟明贬官,并命李亨休弃太子妃韦氏,宰相李适之忧惧请辞,被罢为太子少保。
李林甫再次发起一场针对太子李亨的冤案。当时,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与女婿柳勣不和,柳勣诬告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李林甫命京兆士曹王鉷与杨国忠一同审讯。最终,杜有邻、柳勣都被杖毙,杜良娣也被废为庶人。在这次事件中,很多地方官员也受到波及,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被杖毙,韦坚、皇甫惟明被赐死。监察御史罗希奭巡察地方,大肆杀戮贬谪官员,自青州一路杀到岭南,前宰相李适之已贬宜春太守,惊惧之下服毒自尽,其子李适则被李林甫命人杖杀于河南府,先天政变的功臣王琚贬任江华司马,服毒未死,继而自缢身亡。
王忠嗣自幼在被养于宫中,与太子李亨交情深厚,后担任四镇节度使,掌控河西、陇右、河东、朔方,威震边疆。李林甫担心他会入朝拜相,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他非常忌惮。将军董延光进攻石堡城失利,奏称王忠嗣沮挠军计,唐玄宗不悦,李林甫趁机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称其欲拥兵尊奉太子。唐玄宗虽表示不信,但仍夺去王忠嗣兵权,将他召回朝廷,贬为汉阳太守。李林甫虽屡兴大狱,欲离间玄宗与太子的关系,但李亨仁孝谨慎,又有张垍、高力士的保护,他的奸谋最终也未能得逞。
李林甫又对权位日盛的杨慎矜起了猜忌之心,他引荐王鉷为御史中丞,将其视为心腹。王鉷素受杨慎矜轻鄙,对他怀恨在心,便在李林甫的挑拨下制造流言,称杨慎矜是隋炀帝玄孙,勾结术士,密藏谶书,图谋恢复隋朝。唐玄宗大怒,将杨慎矜下狱,命三司会审,李林甫还栽赃陷害,命殿中侍御史卢铉袖藏谶书,称是在杨慎矜家中搜出,最终,杨慎矜被族灭。咸宁太守赵奉章揭发李林甫罪状二十余条,结果罪状尚未呈上,李林甫便已知晓,命御史台将其逮捕,以妖言之罪杖毙。
李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单于副大都护,鉴于开元年间张嘉贞、王晙、张说等文臣以边将入相的先例,欲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以巩固自己的相权。他请求辞去兼任的朔方节度使之职,举荐安思顺继任,并奏道:“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李林甫重用蕃将,使得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数民族将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也让安禄山得以长期控制河北,为日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起初,李林甫认为杨国忠才学浅薄,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况且他又是杨贵妃的族兄,因而对他善加礼遇。杨国忠与王鉷同为御史中丞,李林甫却举荐王鉷为御史大夫,杨国忠怀恨在心。王鉷之弟王焊与刑縡图谋作乱,欲杀死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却遭到镇压。唐玄宗命杨国忠与陈希烈一同审讯,杨国忠奏称王鉷也曾参与密谋,并借此案牵引李林甫,称他暗中勾结王鉷,陈希烈则从旁作证。最终,王鉷被赐死,李林甫虽未获罪,也逐渐被唐玄宗疏远。
南诏寇边,剑南告急,杨国忠兼任剑南节度使,李林甫便奏请玄宗,建议让杨国忠到剑南赴任,想借机把他调离朝廷。杨国忠哭着对玄宗道:“臣一旦离朝,必为李林甫所害。”唐玄宗安慰道:“你暂且先到剑南处理军务,朕很快就会召你回来,让你当宰相。”李林甫得知,愤愦发病,不久,李林甫随唐玄宗前往华清宫,结果病情加剧。巫师道:“只要您能见一下皇帝,病情就会好转。”唐玄宗本欲前去探视,却被侍臣谏止,便让人将李林甫抬到庭院中,自己则登上降圣阁,举起红巾招手慰问,李林甫已病重不能起身,只能让家人代拜谢恩。
杨国忠刚到剑南,便被唐玄宗派宦官召回朝中,并到华清宫谒见李林甫,拜于床下。此时,李林甫已无力再对付杨国忠,他流着泪对杨国忠道:“我很快就要死了,你一定会继任宰相,我的后事就托付给你了。”杨国忠对李林甫仍非常忌惮,汗流满面,连称不敢。李林甫病逝,由诸子护灵返回长安,发丧于平康坊府邸,唐玄宗追赠他为太尉、扬州大都督,并赐班剑武士、西园秘器。不久,杨国忠拜相。
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同谋造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唐玄宗命有司审理,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附和杨国忠,出面证实。当时,李林甫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除名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中则有五十余人被贬。唐玄宗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喜欢史事讲将2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史事讲将2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