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人间百戰 > 第107章 宋辽之战之高粱雍熙2

第107章 宋辽之战之高粱雍熙2(1 / 1)

17.1.3再次北伐

这一回说到,神操作长臂管理,再投机大败亏输。

对二帝太宗而言,(对宋朝而言,“二帝”真不是个好词儿。)高粱河的惨败,狠狠地打击了他那颗自视甚高的心;而之后辽景宗年轻轻故去、遗下孤儿寡母,则大大激发了他的偷鸡心理。我连个小寡妇都打不过绝对不可能嘛,那时显然还没领教萧太后的厉害。事实上,赵二就是个不如女流的东西,留下了一地的笑话!

当时这辽景宗也是作死发浪的人,身子骨不行还拼命玩乐,结果很快完蛋。儿子只有12岁,萧太后初执国,内忧外患,不得已收缩防线。在此之前,辽为报复宋的高粱河北伐所实施的进攻中,尽管宋军时有败绩,总的说来,宋军基本上遏制住了辽军的攻势,在防守战中与辽打了个平手。

其间较大的战役有发生在AD979年九月的满城。宋军在满城之西大破集结来犯的辽军,又乘胜追奔至遂城,“斩首万徐级”,俘获甚众。又有次年三月的山西雁门,潘美与杨业以奇兵大败入侵之敌。(杨业以战功迁云州观察史。杨业领骑兵冲锋的飒爽英姿一定给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以此战获封了“杨无敌”的美名。因为从历史看,此战前杨业尚属北汉,还能殖民地打宗主国?此战后就是悲剧了。所以只有此战杨无敌威震敌胆!)辽军未达到报复的意图,虽经二次挫败仍不罢手。这一年的十月(太平兴国五年),辽景宗亲至幽州督战,围攻瓦桥关(今雄安也!),在连续取得数次胜利之后,目的既已达到,在宋太宗再次亲自督率的增援部队尚未赶到之际,就主动班师撤回。此后宋辽在边境地区虽多次发生战斗,但随着乾亨四年(宋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的驾崩,两国继续维持着原有疆界,军事冲突则基本告一段落。

于是当时辽的战略收缩,被视为软弱可欺。雍熙元年(AD984年),宋知雄州贺令图与其父岳州刺史贺怀浦、文思使薛继昭、军器库使刘文裕、崇仪副使侯莫、陈利用等相继上奏,内称已即位二年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军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显然是指太后惑乱宫闱不修,官民不忿。与张煌言的“大礼恭逢太后婚”一类,以为可以打击对方士气,全没想到游牧民族从来不吃这一套,女人没人用那才是浪费资源呐。这是典型的以己度人了。)赵二的一颗火热的中二心,又开始蓬勃起来。加之前线传来契丹俘虏供称,契丹种族心怀忧虑,预防宋师北伐。赵二更加洋洋得意起来,对宰相宋琪说,戎人今日视之,犹几案上肉耳。宋琪倒是忧心忡忡。

宋太宗曾经一而再地将收复幽燕提上议事日程,就在前次太平兴国五年辽军主动撤师之后,亲征至大名府的太宗还把进攻幽州提出与臣下商议,李昉等大臣鉴于“河朔之区,连岁飞挽,近经蹂践,尤其萧然”以及“属兹寒冽,益复罢劳”的实际,娓婉劝阻,才作罢退兵。为了更体面地班师回朝,太宗还以不无遗憾的口吻写诗以示群臣:有“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之句。不知是自夸还是自嘲。

该来的总是要来。雍熙三年正月,太宗发布《北伐谕幽州吏民诏》,第二次北伐战争正式拉开帷幕。宋太宗对于此次战事,充满了信心。他甚至因此而罢免了朝中反对北伐最力的宰相宋琪与参知政事李至。宋太宗还是坚信自己会收复燕云十六州,从而完成他的兄长没有完成的伟业。宋太宗对于这场北伐战争有着充足的准备。还派使者远渡重洋,联合高丽、渤海国、定安国等共同对付契丹。可惜他不知道这都是镜中花耳。

为了这次北伐,宋太宗可谓是举全国之力。“遂使七十州生聚,困于馈运之劳。二十万师徒,翻作迁延之役。”兵书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宋太宗为此调动了七十个州近二十万人,举全国之力来准备这一场战斗。大宋军队兵分三路,东路军兵分两路,一路以曹彬为主帅,崔彦进为副帅;另一路以米信为主帅,杜彦圭为副帅,目标幽州。中路军以田重进为主帅、袁继忠为督监,目标蔚州(今蔚县)。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取道雁门关,目标山后诸州。中、西路军共有作战部队近十万。宋太宗的作战计划则是,以东路牵制契丹主力,西路军与中路军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占目标,然后再向东靠拢,三路大军共同进攻幽州(燕京)。

三月初,三路宋军同时向幽云地区发动了全面攻击。甲戌(六日),辽廷就迅速获悉宋三道进犯的奏报,紧急征调各部族兵增援幽州地区,归由耶律休哥统一指挥;又派遣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领大军紧接着开进关内。萧太后、韩德让与圣宗也立即作出了亲征决定,并马上付诸行动,率师驰赴前线,驻于驼罗口(燕京今北京南口)督促诸军在南京(燕京)的外围涿州一带,抗击宋军。为了保障幽州(燕京)的安全,在曹彬攻占涿州(就是那个北京八环划到的地方)的当天(三月十三日),萧太后与辽圣宗急调东征女真的兵马回援。次日又诏林牙勤德以兵守平州(今卢龙)之海岸,防备宋水师从海道袭击。直到丁亥(十九日),才任命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分兵去挽救中、西方面辽城池接连失守、节节败退的颓势。(潘美杨业进兵倒是形势一片大好。)从以上辽采取的应变措施看,显然辽始终将幽州作为防御重点,从而在这个地区集结其主要兵力与宋决战。事实上赵二的什么佯攻、合击之策根本没起作用,人家一眼就看出燕京是关键。

此时战争出现了转机。由于东路军进军速度太快,导致后援供应出现了问题。耶律休哥派出轻骑兵截断宋军的粮草供应,宋朝军队内部军心浮动。曹彬攻占涿州之后,由于粮草供应不足,无奈之下放弃涿州,后撤至雄州(又是雄安!)以确保粮草供应。但是,战争中被动的撤退会导致军心不稳。对比西、中路军捷报频传,宋太宗不断的进行赏赐,东路军的士兵内心所产生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宋太宗得知曹彬退到雄州之后,就立刻命令曹彬与米信会和,养精蓄锐。退至雄州后,军队中的不少将领要求返回涿州。一时之间,是战是休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论。但是眼见着西路军、中路军总打胜仗,曹彬也只能命令部队再次出兵攻打涿州。经过二十余日的交战,宋军再一次占领涿州。但是此时,契丹大军已至,准备与曹彬决战。作为名将,曹彬在此战也被黑惨了,根本弹压不住部下,这大概符合赵二的“将不知兵”的政策。

东路军虽然第二次攻占了涿州,但此刻的情况却显得无比微妙。东路军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且面对着大兵压境的契丹。曹彬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做出放弃涿州的决定。这一来一回宋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战斗力。但在此情况下,宋太宗却让曹彬带领涿州的百姓撤退。本来就是疲惫之师,还要扶老携幼。结果行至岐沟关北面,被耶律休哥率契丹军队追上。一场激烈的战争之后,宋军惨败。退下来的宋军逃至拒马河又被契丹骑兵追上,此次战斗俨然成为了契丹人对宋军的屠杀。最后,曹彬退到沙河,军队士兵听说契丹军队又到了,心理彻底崩溃,争吵渡河,溺死者过半。东路军的惨败导致宋军战前制定的西路军、中路军与东路军会攻燕京的计划彻底破产,宋朝的这场北伐,败局已现。契丹人乘胜追击,萧太后调整方向,向大宋的其他两路军队进军。宋太宗得知了曹彬的惨败以及契丹军队的动向,马上下令退兵。要求田重进退守定州,潘美退守代州。

但宋太宗想就这么败了未免也太丢面子了。于是,他命令潘美,将占领的云州、应州的百姓,带回中原。潘美也知道做这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曹彬就是这么败得。但皇帝下令了,只能硬着头皮去做。毕竟,军队中还有一位监军。副帅杨业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声东击西,在朔州南部吸引契丹主力与之决战,并趁机掩护百姓进入宋境。但此法遭到了监军王侁的反对,他讲杨业“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得非有他志乎?”杨业为北汉降将,王侁如此一说,杨业自然无从辩驳,只得带兵出击,去面对士气正盛的契丹军队。临行前,他让潘美、王侁等人在朔州西南的陈家峪设伏,一旦杨业转战陈家峪,便可在此阻击契丹军队。但是,杨业在到达陈家峪时,谷中空无一人。辽兵在耶律斜軫的率领下乘胜追击,杨业力战不逮,身受重伤被俘。原来,王侁在陈家峪短暂停留之后,便带领军队向西南方行进,潘美阻拦不及。当王侁听到杨业兵败后,跑得更快了。而杨业被俘不屈而亡,这对于西路军的打击是致命的。号称“杨无敌”的猛将,居然败给了契丹人,“自是宋守云、应诸州者,皆弃城遁。”

雍熙北伐至此而止,宋军大败亏输。这真是,赵光义两送人头,萧燕燕一战成功。契丹占我汉家河山,大宋乘他病要他命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何至于此?大约赵二人品实在太差,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萧太后的整合能力大大出乎赵二预料,辽骑兵也用得中规中矩、在华北平原上大逞其能,加上赵二喜欢的将不知兵的调调、主将根本无法尽展其能,以及赵二的那种“三排长把机枪前移三米”、事无巨细的常凯申式长臂微操(所谓“将从中御”也),这仗输得不冤!

讲道理,我喜欢扯野史,在这里本来应该扯一下七郎八虎闯幽州、金沙滩双龙会、杨四郎入赘北国、潘杨案。。。之类的事。可能也是被赵二恶心着了,实在是没有心情扯。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吧。

16.1.4谬史氏曰

赵光义让大宋或曰华夏彻底失去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实在是罪莫大焉。因为在此时际,是大辽最衰落的时候,也是大宋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比浪费机会更可恶的,就是明明有一个机会却输得更惨。怨而记。

喜欢人间百戰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人间百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