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灵明,或亦灵在明在于情于事多有预知预感吧
九十八.隐隐预感
刚去的腊月,常叫李筱芸夜难成寐。
即将过完的春节,也一直令她有些食不甘味。
而此刻前院儿厅堂正月十五团团圆圆家宴在早是心神不宁的李筱芸看来,更像是儿子或有重大决定某种仪式了。这不仅因为她对慧能志意渐显隐隐预感,还有儿子最近太过反常一些举动更不时话到嘴边又强咽的无可争辩~~
这段时间,
慧能上山更早,归家更晚;
柴梱担得更重,药草釆得更多;
晚上整理加工根材,你不三番五次提醒催促,他压根儿就会忘记该让劳累了一整天的身子去歇息歇息,好像准备把这一生体能、一世精力都要在这数得着的日子里用完用尽以了什么意愿似的。
更叫人奇怪的,是儿子把这些年来他自己最为喜欢的几件根雕都给了他舅和己锼;对那些从不轻易动锯动锉的根材,也全都一股脑送去了城里;而所剩所留几件,好像也是在刻意印证她腹内实实的担忧、心里最不愿意的猜疑……
记得破五那天清晨慧能执意要进城卖柴时,她就有些忍不住的指着墙边渐空格架有些明知故问想挑破话题:
“慧能哪,你把根雕成品、半成品都送完,卖完了,为什么就舍不得这几件?”
“妈,这几件不是你平日最喜欢的吗。”
“那为什么你把你最喜欢的都送了卖了?”
“妈……我……妈,我不是想多卖几个钱,又尽量顾着你和舅舅吗。”……
记得新春前后那一年之中人不得不走亲访友时日里,慧能除陪自己外,总力找借口躲掉应酬省下时间直奔寺里……
“妈,我去了啊。”
“又去寺里?”
“有点儿事。”
“这几天寺里好像不讲经说法的吧?”
“我想抓紧时间,多请教点儿大和尚和己锼兄长。”
“抓紧时间!抓紧什么时间?”......
记得腊月玉馨的忌日慧能上坟回来,自己有些忍不住开口劝慰:
“都整整三年了,你也算对得起玉馨了。”
“妈,我会永远对得起玉馨的!”
“永远!什么意思?”……
~~“怎不动筷子了?”
今日家宴,刻意坐在慧能身边的李潇野声色不动又为挟菜时悄言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