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自然由无心,人之自然在有意
二O六.行者是说
“惠明师父,听说你于庄子深有根基?”
见到禅师的反应,慧能心里一下拿定了主意。
“已有生疏了。”
禅师抬头,有些不解的盯着慧能。
“那还记不记得《山木》篇?”
“或许记得吧。”
“颜回问仲尼‘何谓人与天一邪’时,还记得夫子如何作答的吗?”
禅师想想目光似乎骤然一闪:
“‘有人,天也;
有天,亦天也。
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此中之意,不知惠明师父作何理解?”
这时禅师有些领悟慧能所问之意了:
“行者,我有些明白了。”
“有些明白了……”
“天之自然由无心,人之自然在有意。所以,人对天的无情不会有生根本嗔恚,却于人的作为一切点滴在心了。圣人晏然体逝而终,是不是就在其心有如荡荡之天?”
“说得是啊,惠明师父。
圣人随顺一切,安然一切,在于了然一切,因为一切自然而已。
惠明师父,若从诸法因缘无始无终大视野来看,人间善恶等等不也是无法与恨、不值与怒的天之自然吗?
因为,这一切你恨也罢、怒也罢,无始因缘都会使之一样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换汤不换药,百年之人于之真的莫可奈何。人何不于世间是非善恶、生死有无等等以天视之,如圣人一样,得一己身心解脱自在安然呢?”
“庄子之圣,圣在一己远浊独善其身;
人之成佛,却在化娑婆世界为人间净土。
行者,是不是彼圣非此圣,彼天非此天?”
惠明的执着认真,于中还真可略见一斑。
“说得太好了,惠明师父!
庄子谓人间是非善恶之念乃人性分难救难改,故智慧之人应远世而全生,不必去做那些无谓努力误其百年逍遥自在。而佛祖却言见因缘即见法,视善恶是非等等为人修佛成佛难得因缘。
惠明师父,是不是正因为如此,佛祖才谓善有善报,只人天之果;而那刻意求善,不仅不是至善,还是人达生命至境必过关隘?
所以惠明师父,善来善去善不求,不但人修佛入佛之要,亦明心见性之津吧。故吾谓‘兀兀不修善’。”
说到这里,慧能似有期待的盯着惠明,而禅师已是神情专注,如饥似渴。
“惠明师父,《金刚经》里那‘佛说……即非……是名’之式于清净二字,可作何言?”慧能于是紧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