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阳当时只是副团长,离这个标准还差半级。送到抗大学习后,可以名言正顺的提为正团级干部。
所以陈阳就这样来到了延安。进入到了抗大学习。
抗大全称叫做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校址迁至延安,改名抗日军政大学。
主席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X任校长。
学员主要来源于从部队抽调的干部,并招收一些知识青年,学习政治、军事、历史、**、**等课程。
主席为该校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在抗大里面,最低的都是团以上干部,能够进入到这样一所学校学习,使得陈阳觉得无上的光荣和荣幸。
由于陈阳的卓越的炮兵专业知识,抗大还将陈阳聘为炮兵教官。这样陈阳成为抗大最年轻的教官。
此时的延安,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却阻挡不住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和社会各界人士投奔革命圣地-延安。
中国共产党提倡的全民抗战,共同抗战的理念和抗战思想,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
使越来越多的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延安。似乎只有到了延安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而由于日军“扫荡”,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
为了战胜困难,党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开展大生产运动。
在延安的全苏区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了大生产运动,自己种菜织布,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到处都是开荒的人群,种田除草的老百姓。
八路军也加入到全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中,著名的359旅就是在这时一手拿枪,一手拿起锄头,开发了南泥湾。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社会爱国青年,则是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根据实地情况改编的地方戏曲。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由鲁艺的李波与王大化创作并表演的,内容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的秧歌剧《兄妹开荒》。
当时的延安为了培养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干部,成立了马列学院、中央党校、陕北公学、抗大总校等。
而为了安排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还成立了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从根据地的干部学校,从各种报刊宣传品,传播着一种革命的新话语。大家说着同一种语言,有着大致相同的价值观。
就像主席说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在同一话语中,人们互相激励,互相温暖。但脱下时髦的西装、长裙,穿起边区流行的八路装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当时,小小的延安竟拥有几十个学校,延安的知识分子中,甚至有一种非常国际化的视野和世界观。
这个远离欧洲的偏远小城里的青年,每天都热衷讨论欧洲的战事。吸取了西洋颂歌元素的音乐作品,也很受欢迎。
学生们都在传唱《保卫黄河》、《延安颂》,《黄河大合唱》最受欢迎,那种磅礴的崇高感和对新文明的憧憬感,极大地鼓舞着延安的知识分子们。
来自现代的陈阳被延安这种朴素光荣的革命光辉深深的打动。
这天,陈阳应邀到鲁迅艺术学院做交流演讲。
鲁艺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一座中世纪城堡式样的大礼堂。
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爱国学生们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这里就读。
这时延安的街上没有高跟皮鞋,没有花花绿绿的绸衣服,女子同男子一样,穿深蓝布的军衣,有的还打起了绑腿。
这些青年学生们和延安军民的区别就只有看加上的鞋子。
延安的军民此时都是穿的自己打的草鞋,而这些学生们则是另辟蹊径自己做的凉鞋。
而女学生们会用不同颜色的布条编成彩色带子,钉在旧鞋底上,就变成各种式样新巧的凉鞋。
倒也别有一番韵味。(所谓的小资产情调就是这样来的。)
能够进入抗大的都是八路军团级以上的高级干部,陈阳身高适中,一身精干的八路军干部军服。
加上又是抗大的学员,而且还是最年轻的教员之一。
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所以陈阳一来到鲁艺后,就受到了青年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们的欢迎。
就在陈阳和鲁艺的学生们热烈交流时,一个突兀的声音痛让传来;“Don't leave the front one after school。”
我去!
精通英语的陈阳听到这句英语后,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句英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后世的那句名言——前面那个放学别走!喜欢抗战之我们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抗战之我们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