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造航母 > 第765章 两颗新星

第765章 两颗新星(1 / 2)

除非是犯了错误的人,或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的人,才会被明升暗降。

现在欧阳世奇这两样都不占,朝中要给他升官,那就必然是升到一个比上海市领导更重要,更有前途的位置,不可能再调到不重要的部门。

无论是现在的大华,还是以前的大明,官员的升迁其实都是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机制。

除非是有皇帝的命令破格提拔,否则官员的升迁,基本上都是按照那一套的机制来运行。

比如,在大明时期,正常情况下,想要升到内阁,那么出身就必须是翰林院。

一甲进士,其升官轨迹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先是入翰林院,从侍读开始。

然后养望一段时间,再辅助其他人主持一次科举,也是养望。

随后再去詹士府或者国子监养望一段时间,声望够了就负责主持一次科举,然后再进入六部做侍郎,再熬到尚书。

而三甲进士或者二甲进士,一般都是外发一个知县,熬三年进行考核,有点政绩就升知州,再到知府,再到巡抚,最后到布政使。

他们想要进内阁,除非是发生什么特殊情况,比如能力特别突出,皇帝特别赏识之类的。

而三甲进士中比较差的那些人,以及那些直接选官的举人,那就更惨了,从县丞或者主簿做起。

哪怕是做出了政绩,那功劳也是县令占大头。

而且,他们负责的一般都是不太重要的琐事,想要做出政绩基本上也不太可能。

他们的升职轨迹,和一甲二甲进士是截然不同的。

大华的升职规矩虽然和大明有些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套规定,除了早期比较乱来之后,现在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套规矩来办。

大华现在对于重点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中央与外放相结合。先去地方上干一段时间,再到中央,再到地方,每三年一换。

比如,等欧阳世奇在上海任期满了三年,干的好就会调到中央的某个重要岗位,干的不好不好就会调到中央某个不重要的岗位。

三年后,要是干得好,就会再次下放到地方去主政一方。到时候,基本上就可能是一个巡抚,或者布政使。

再调回中央,基本上就是一部尚书了。

这样的升官轨迹,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增加地方治理经验。

换做以前大明时期,从翰林院一路升上去,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在制定国策的时候,就容易脱离实际。

而一个地方大员要是没有在中央做官的经验,在治理地方的时候也有可能无法深刻理解中央的政策。

总之,这两方面的经验最好都要有。

相对而言,肯定是要大华的更好一些。

只有深入地方,了解地方,再到内阁制定国策的时候,才更加稳妥,不至于颁布一些看似很好,但不和实际的政策。

上海这些商人商量妥当之后,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进行活动,试图在欧阳世奇述职的时候,尽量把欧阳世奇留在中央,或者调到其地方。

这些大商人的能量都很大,和朝中一些大官都有往来。

他们只需要吏部的人在给欧阳世奇选官的时候,给出点有利于他们的建议就行。

永兴五年,欧阳世奇被召回南京述职。

别人述职,那都是去吏部。

可人家欧阳世奇是天子门生,是皇帝钦点的状元。

去吏部述职,那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