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战火纷飞,国内歌舞升平。
南京,吴长庆正安排人研究谷物联合收割机呢。
内燃机,柴油机的出现,基本上就解决了联合收割机最大的技术难点。
之所以没有被人发明出来,主要是缺点灵感。
又或者说,当前大华的科研人员不重视农业机械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更热衷于研究工业用的机器。
没有人去研究,吴长庆只能幸苦下自己,拿出了制造这种收割机的方案,安排人来研究制造。
大华的平原地带还是相当多的,这些地方用上联合收割机,可以极大的解放劳动力。
“这可真是奇思妙想,如果按照图纸造出了这种收割机,以后种田可就轻松了。”
几个研究人员都被吴长庆提供的构思震惊了,这种构想,实在是太精妙了。
不过,想到吴长庆一直以来的各种神奇之处,他们也都理解了。
神帝转世嘛,自然是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智慧。
这些科研人员拿着图纸就去了动工,而吴长庆则是在思考。
他发现,好像以前搞得土改,分田地,对于这种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有些不利。
普通的人家,肯定是买不起这种造价高昂的机械。
而且为了几十亩地就买这么件大玩具,那等于是用大炮打蚊子。
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都能收割四五百亩地,弄一台收割机一年就为了用那一两个时辰?
如果是以前大地主,倒是可以购买这种农业机械,然后减少长工和佃农的数量,不至于亏本。
当然,这些都还是小问题。
实在不行还可以采用租用的形式,官府花钱采购那些收割机,然后帮农民进行收割,收一点油钱。
真正的麻烦是,收割机只是在收割的时候能够帮上些忙,平时种田还需要人。
也就是说,收割机只是解放了一段时间里的人力,而不是彻底解放了这些人力。
这些人,没办法彻底转换成工人,只能做点零工。
而且,吴长庆最希望的其实是让这些人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然后让这些人移民去美洲。
这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实现全面的机械化,才能做到这个程度。
这个需要时间。
吴长庆倒是可以把相关的农业机械设计都拿出来,但是也得有那么多人来动手制造呀。
而且,即便是造出来了,也需要有那么多人来学习使用。
这些都需要人,而且还是有知识的人。
回到宫中,吴长庆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看到了一组数据。
纺织行业的数量再增多,但税收却没有增加,奏折上说是纺织行业利润在下降。
大华的纺织行业,经过了六七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虽然还有得赚,但已经没有一开始那种暴利了。
甚至有些商家都开始转型,转向其他更赚钱的行业。
纺织行业变得不赚钱,其根本原因就是原料价格的上涨。
太多人进入纺织业之后,原料就供应不上了。
百姓养蚕的速度,哪里跟得上工厂的消耗?
原料有限,入行的人越来越多,原料价格自然就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