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确定了主战,这倒不是说他们很有种,主要是他们够理智,知道跪下求饶也没用,除非舍得放弃一些利益。
让他们跪下好商量,要他们放弃利益,这个就不行了。
为了利益,他们也可以和大华拼命。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和大华打过。
哪怕明知道大华很强大,但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就必败。
唯一和大华打过大战的法兰西就偏向于求和,但是在其他国家都倾向于开战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同意。
只不过,心里多了几分担忧,同时多了一份战败后的准备而已。
随后,欧盟里各国都开始抽调精锐部队到法兰西集合,准备集训,然后秘密送到利比里亚和南非。
七个成员国,一共凑了三十万大军,而且大部分都装备了后膛枪,实力已经不容小觑。
整军备战的同时,欧洲各国还在外交上努力着。
各国都在指示驻华大使,让他们去和大华继续交涉,试图和大华和解。
资本主义的软弱性,使得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真不想和大华开战。
如果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能够让大华放弃攻打他们的打算,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妥协,然后让那些前来集合的军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种外交上的努力,成了最好,没成也没关系,至少表面上还能迷惑大华,给大华一种欧盟不敢开战的假象。
比起欧洲各种小伎俩,大华就简单粗暴的多。
对于欧洲的求和,直接开出了欧盟不可能答应的条件。
比如割让整个美洲,赔款一亿华元等等。
这种条件,就等于是告诉欧盟,这场仗他们打定了。
八月,大华远征军在上海启航出发。
在港口,大华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码头上汇聚了送行的百官,以及百姓。
毕竟,这可是吴长庆御驾亲征。
除去早期草创时期,吴长庆包括这次,总共也才两次御驾亲征。
所以,这种事相当的隆重。
“朝廷里的那些废物,竟然没有阻止陛下去亲征,还要让陛下去冒这么大的风险,朝廷养他们有何用?”
一个书生怒道,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朝中的那些大臣。
虽然那些大臣们都很努力的劝说了,可是外人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看结果。
那些大臣没有劝住,那就是无能,尸位素餐。
“郭兄稍安勿躁,陛下毕竟是马上皇帝,御驾亲征算不了什么。而且,我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听说欧洲那边的战舰还是木头做的,何须担心。”
另一个书生笑道。
当前大华的民众,对于这场战斗都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
又或者说,大华的民众对大华的对外战事,一向都很乐观,反正都没输过。
“可恨,要是我再大两岁,能够加入海军,随陛下一起远征欧洲,那么此生无憾了。”
另一个少年郁闷道,恨自己晚生两年,以至于还不够参军的年龄。
大华现在征兵的条件很严格,年龄不够十八,身体不够强壮的都不要。
如果是技术兵种,还必须得识字,有一定的理解学习能力,笨的人也不要。
而当兵的待遇,也要比普通工人好很多,晋升机会也相对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