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华军在防空洞里的士兵,在命令下纷纷冲出防空洞。
军令如山,哪怕外面还有炮弹在不停的落下,但是军令如此,那些士兵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而且,这些士兵心里也清楚,敌人炮击的威力并不是特别大,被击中的几率并不高。
但如果躲在洞里,导致敌人突破防线,那危险可就比敌人的火炮大的多。
华军的士兵军事素养都很高,面对这种情况,哪怕没有命令,大部份也会选择最正确的做法,冲出去。
更何况,现在还有命令。
随着大量的士兵进入战壕工事中,不可避免的有些人被落下的炮弹集中,波及。
不过,紧急着,华军阵地上的枪声也随之响起,华军开始射击。
冲在前面的盟军直接倒下了一片,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华军会顶着炮击来防守。
如此一来,他们炮击的目的直接就失败了,只剩下一点杀伤的作用。
但是,相比起华军对他们的杀上,盟军火炮的这点杀伤,不值一提。
相比起华军的野战炮,盟军的火炮威力实在是差太多了。
华军一波爆发的火力,打的盟军士兵连忙寻找掩护,反击,不敢再直来直去的冲锋。
这样虽然可以减少伤亡,但是和总攻的宗旨是相左的。
如果这样隔着远远的对射就能拿下休达,他们早就拿下了,又哪里需要拼了命去冲锋呢。
这样的对射,杀伤速度太慢了。
“一连火力掩护,两连继续冲锋。”
盟军的指挥官还在指挥着,想要利用火力掩护,交叉前进。
想法还行,前提是火力掩护中的火力足够猛,可以在短时间里打的华军士兵不敢抬头。
可惜,他们没有这么猛的火力。
虽然也有机枪,但数量极其有限。
于是乎,当他们开始执行命令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么一幕。
华军士兵没有躲避敌人的猛烈反击,阵地上时不时有士兵中弹,而且中弹的部位大部分还是头部。
但于此同时,他们也打出了大量的子弹。
那些冲锋的盟军,还没冲出三十米,一个连队基本上就死光了。
相比之下,盟军比华军惨多了。
“****。”
盟军的指挥官口吐芬芳,继续催促着士兵冲上。
但是,这一次那些士兵却墨迹了许多。
状况实在是太明显了,冲上去基本就是死路一条啊。
但是,迫于军令,他们又不得不冲。
盟军很苦,华军同样也不好受,这就是决战时刻,比拼的就是意志。
哪一方先承受不了伤亡,选择了后退,哪一方就要落败。
华军不肯退,盟军不敢退,场面上,再一次陷入僵持。
“给我往死里打,为我们京都省争口气。”
一个扶桑士兵组成的营中,营长菊次郎向众人鼓劲道。
在这次战斗中,他们这些扶桑士兵,安南士兵的表现,不比中原士兵差。
这当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为了家乡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