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中层官员需要解决的都是些小问题,需要调研的东西就少。
而陶焕昌需要决定的是大华的经济发展模式,牵扯太大了,他需要调查非常多的样本,才能得出结论。
而不能因为看到社会上的单个现像,然后就推导结论。
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中层官员看到临沂的西瓜卖不出去,然后就得出了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结论。
而陶焕昌看到这种情况,则是要思考其根本原因。
是因为瓜农盲目跟风种植导致供大于需,还是因为交通不便导致运输成本太高,还是因为当地官员不作为,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总之,陶焕昌需要获取的信息更多,他不可能亲自去获取这些信息,而是让助手去,然后他来总结分析这些信息。
比如眼前的这份文件上,记录着辉月和常虹两家公司的情况。
这两家公司都是最近刚成立不久的电视公司,因为他们的老板都看到了电视机行业的广阔前景,所以想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当他们两个人带着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后,却遭遇了些比较尴尬的情况。
电视机相关的人才太少了,只能勉强满足一家公司的人才需求。
分成两部分的话,结果就是谁都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生产线。
如今的情况也确实是如此,辉月抢了一半的人才,常虹也抢了一半的人才,然后互相不断的挖对方的人。
要是其中一方实力强大,干死了对手倒也还好,偏偏两家实力都差不多,谁都弄不死对方,结果就是双方都没办法正常开工。
这还只是人才方面的竞争,急需的零件配件,市场客户他们也都在竞争。
在这些方面,他们的竞争也弄出了些麻烦。
比如生产显像管的商家因为拿到两家的订单,所以就多招了点人,加大了生产。
但是生产出来之后,这两家公司又因为彼此竞争还没有做好生产准备,不想要提前付清全款拿货,他们的资金链都有些紧张了。
那个产家加大了投入造出那么多的显像管,但又没办法立即拿到货款,资金流也跟着出现了问题。
没有现金,他们无法再购买其他产品的其他原材料,又影响了其他产品的生产,结果就是耽误了下游制造商的进度。
现在他们只能不停的去催债,然后一边想办法贷款渡过难关。
总之,一地鸡毛,且险象环生。资金链断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
而类似的狗血事件,在这两公司里有很多。
他们两家公司的破事,又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其他企业。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的人才储备,不足以支撑起两家高科技公司。
最好的方式就是其中一家退出,让另一家正常运营,然后一边生产一边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
但是,
无论是辉月还是常虹,他们都不肯退出,他们都希望对方退出,搞的双方都进展缓慢,效率低下。
从这个事件中就能看出自由经济中的一个弊端,资本的盲目性,自私性。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在大明造航母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