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随后再说,我来是和你说正事儿!”王寿光不耐烦地说道,“你得把今天听课的大工全看起来,这些人这一两个月,还不知道要学多少本事,一个也不能让他们离开昌国。”
“其它人都好说,王总头和胡喜儿的人呢?那些船头、工头可是他们的门脸。平时在外面也是独当一面,就怕他们舍不得。”
“让他们两个找我要人!”王寿光哼了一声,“我就不相信,他们知道今天讲课的内容,还敢让这些大工回到大周和海上。最起码也得等我们工坊的成品销往京城,再提解封之事。”
“昨天你跟我说有要事相商,一直抽不出空来,现在有时间了,你说说是啥事儿?!”王寿光想起了什么,问道。
“二公子是大忙人,去了三次也没见到,便向你这个老丈人汇报了,是关于枪的事儿。”
“枪出什么事儿了?!”王寿光吓了一跳。
“倒是没出什么事,一个是试枪的结果,前些天又造了十几把枪,先把咱沈氏产业的执法队武装起来,在后山试枪时,我们发现这步枪射程是够了,就是远了,看不见,也谈不上能打准,反正一枪过去,胳膊粗的小树也能被打断。而且,二公子给的火药配方确实强,同等的火药,打的更远一些,而且火药残渣也少。”
“其次便是枪托,张小五、顾弘章他们现在都在发动一切水力车机制造新车架、自行车那些新玩意,派了一百多个木匠做枪托,一天也做不了一个。按这种速度,两千个枪托需要二十天才能做完,难道做个枪托比我做枪管,做击发装置还难?再过五天,我这两千个枪管和击发装置就全做完了,然后就可以多做些枪支备用,可是这枪托以后也是问题,所以我才想和你们翁婿商量一下,能不能简化了一下枪托,别做那么精美,够用就行。”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我倒是觉得那枪托很实用,射击的时候托住肩膀,更容易打准,而且还可以当锤子用。”
“以前可以,现在被二公子改装,增加了放火药壶的凹槽,现在当锤子用,火药壶会被甩出去,就算有链子也会甩来甩去,甚至会打到自己脸上。”
“有这种事儿?”王寿光奇道,沈方一直以来都算无遗策,没想到尽会出此等疏漏。如果不能用来当近战武器,那么一旦敌人骑兵近身,步兵便很危险。
“是啊。李长庆前两天便被甩出两个血口子。”
两刻钟后,王寿光拉着李老黑见到正和王可儿在摆弄望远镜的沈方。邱高杰的第一批特制玻璃被沈方要了几十套。
“枪托不是问题,老黑叔,你们是怎么做钥匙的?!”
“钥匙?浇铸好毛坯,然后打磨。钥匙用的是铁或铜,可以浇铸,木头可不行。”
“不是这个意思,”沈方突然想起这个时代简易的钥匙和锁,配钥匙时并不会使用21世纪大街小巷配锁师付所用的那个简单仪器。“做一个枪托的钢铁模具,将一根探针与切割刀固定死,用一根弹簧让切割刀顶住木头,旋转木头时,刀具便会按探针顶到枪托模具的位置把多余的木头切去。这样便可以自动化生产枪托。”
李老黑想了想,没想明白。王寿光却一拍大腿,“妙啊!真乃妙招!”
然后王寿光一边比划,一边讲给李老黑,李老黑终于明白过来,喜道,“如此,我便自己可以生产枪托了?!”
“当然!”王寿光笑道,“而且这种思路可以多多借鉴。”
沈方接着继续说,“至于火药壶,敌人骑兵接近时可以摘下挂在腰间,或者用一锁扣锁死凹槽,怎么会出现甩出去伤人的情况?而且,有步枪在,骑兵怎么可能近身?培养骑兵的代价远大于步兵,在步兵比骑兵多的情况下,骑兵在五十步外就全部被打下马了,到不了近前。还有,步枪的战术和普通士兵截然不同,等沈氏私兵成军时,再让你们开开眼界。”
王寿光哑口无言。
确实不知道介绍这些基本的原理,有没有读者喜欢看。
至于我本人,肯定是在反复阅读理解之后,才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出来。
这本书的数据不好看,收藏的人很少,只有一位朋友投推荐票,我也知道读者喜欢什么类型的书,但是眼下我写的这本书是自己喜欢的题材。我想尽可能地还原工业科技的各个阶段,并将原宋朝的名人写进来。
今天看了一个资料,沈括和苏轼共同的朋友李之仪,就是写“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那个人,此人终生携带沈括和苏轼的画像。与蔡京、蔡卞两兄弟都是1070年,也就是书中胜吉十九进士。正好沈方准备找一批进士来当研究员,既然书法家蔡京没有成为奸臣的可能,就来昌国研究物理化学吧。
还有苏轼兄弟,曾巩兄弟,昌国更适合你们。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重生大宋征服史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