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吉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杭州西湖南侧钱塘沈氏墓园。沈老太君与沈周合葬之墓修葺一新,沈披与沈括兄弟结芦而居,为沈老太君守墓。过去读书人都有守墓二十七个月的传统,以报父母养育之恩。这个规矩源自于春秋时期,孔子认为,子女养到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么父母故去,做子女的为父母守三年墓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在这守墓的三年里,日日食素读书,对个人的身心都是极大的助益,有不少人就是在守墓期间写下传世的佳作。沈括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与沈披每日研习经典不同,沈括将自己这些年在经济、技艺、为政方面的所得进行详细的梳理,力求写出一部可以让百姓丰衣足食,生活更加美满的著作。只新的机械发明便有数百例,均配有详尽的配图与尺寸。还有沈家花了极大的代价研制出来的钢铁材料的新配比、新的炼钢工艺、新的造瓷工艺等等。这些价值千金的配方,沈括原本还担心会出现豪强霸占欺凌,导致民众欲使用而不得使用的情况,但王安石变法居然首先拿王公权臣开刀,农户扬眉吐气,世风为之一变,正是普及基础技术之时。
当然对于王寿光等匠头坊主发明的技艺,沈括丝毫没有公开的打算,毕竟他从不期望别人能够达到与自己相同的境界。身为一国计相辅臣,他考虑的整个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存亡,他个人所获利益已经几辈子也花不完了,倒也不在乎他所研发技术的保密。
每个月初一、十五,沈披、沈括在钱塘的子女们会聚集到西湖沈氏墓园为祖母祈福。仪式结束后,沈氏兄弟便会考教子女的学业,沈披十个子女,七个已经年长,四个留在蓟州、三个在京城,留在钱塘的只有三个子女,而沈括五个子女,也只有沈方、沈蕙、沈德留在钱塘。
在六个晚辈中,年龄最长的沈方长身玉立,身高已超过沈括,继承了沈括和柳氏外表优点的沈方此时已显出翩翩俗世佳公子的风采,与其兄沈冲号称钱塘二绝。但这二绝可不全是褒义,沈冲的绝是指诗词,而沈方之绝却在其时而天才,时而痴傻之表现。比如,此时让众子女默写论语为政篇,一刻钟下来,除了沈方,所有沈家三代后辈全部端端正正地默写下来。只有沈方拿着笔,一个字也没写。
沈括明知沈方不好习文,但还是忍不住怒道,“连一个字也不会写吗?”
沈方想了想,说道,“会写。”
然后在宣纸上写下十二个大字,“子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共三列,字虽然写的端正,但一看就属于蒙学的水平,连沈德的字都不如。
沈家子弟见沈方写得飞快,都有些好奇,待看完这三列字,禁不住轰堂大笑,笑得最厉害的就是沈蕙和沈德。
沈披莞尔一笑,冲着沈括道,“方儿才在不此,二弟也无需纠结。”
沈括也气得苦笑起来,“精通机巧之物,若不通圣人之理,恐将是祸害。”
沈方有些不服气,“父亲,论语为政篇,字我虽写不得,其中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那好啊,正好要考教你们的经义,这便先听你言来。”
“为政篇,乃以心为君,以身为臣的修练之道。”
“住口!”沈括一听便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这个儿子,不鸣则已,一开口就歪解圣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