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辽兵的处置不急,北辽和高丽联军败走新安大营,国师有何安排?”章惇不动声色地说道。
“辽军大溃,损兵折将,辽军溃兵不到五万,将领更是凤毛麟角。张某料辽军必会撤军,耽罗之危已解。”张天端不加思索地说道。
沈括也点了点头,同意张天端的判断。
章惇却笑着说道,“如辽军退军,那便可惜了。”
“我军初胜,首要任务是收编、处置这些俘虏,此时若进攻,只怕后方生事。”
“国师误会了,章某不是建议我军歼灭辽军,而是驱虎吞狼,让辽军进攻高丽。”
沈括和张天端都是大吃一惊,他们只想着要么击溃,要么赶跑,却从来没想过让北辽和高丽发生内讧,章惇一提醒,沈括和张天端便意识到确实是好计。
辽军自去年十月在新安大营被光明圣教用“反间计”开始,辽军主帅萧得里特之下数百将校殒命,辽军折损过半却寸功未建。此时若退军返回上京,可想而知,面对这场北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惨败,唯一幸存的大将萧安福绝难逃得性命,幸存士兵也会受到惩戒。回去辽国是死,与耽罗作战也是死,留在新安迟早还是死,面对这困境,如果设身处地为萧安福着想,进攻高丽反倒是拥兵自重、借尸还魂的妙招。
首先,高丽战神崔圣身死,原先北辽征服高丽失败不是因为北辽将士不勇猛,而是由于崔圣这个变数,如今崔圣身死,高丽的精锐全数折在耽罗,腹地空虚,如此时攻击高丽,则高丽断无幸理。只要征服了高丽,那么耽罗的损失便微不足道,萧安福反而有了功劳。
其次,萧安福并非只有征服高丽回国这一条路,他还可以自立为王,借助高丽险要的地势和兵力与北辽对抗,如果北辽讨伐萧安福这次叛军,将会给大周提供进攻北辽的机会。
当然萧安福能实施攻打高丽的前提是与耽罗议和,如果耽罗虎视眈眈,萧安福便不敢越雷池一步。萧安福征服高丽对于耽罗而言也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萧安福这次军队已被打破胆,暂时不怕他势力增长之后攻击耽罗;其次耽罗也需要在与北辽之间有一个缓冲,好便于发展;最后,耽罗也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高丽五道两界中(注:高丽显宗时,将行政区划整编为“五道两界”体制,即西海、杨广、全罗、庆尚、交州五道与东界、北界),划拨全罗道、庆尚道两道给耽罗。
沈括等三人将萧安福、高丽和耽罗之间的关系梳理了一遍,都认为此计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沈括叹道,“只怕以耽罗征服全罗道、庆尚道两道也不容易。”
“耽罗毕竟是高氏之祖地,圣教寄身于此也是迫不得已,如今能取全罗道、庆尚道两道,便足够圣教施展报复了。”张天端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