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123章 翁山建县方兴未艾

第123章 翁山建县方兴未艾(1 / 2)

胜吉十九年五月,两浙路明州昌国县。

自王寿光胜吉十六年开始经营翁山岛,如今已整整三年。翁山岛是大周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两浙路的海上门户和通道。在沈括与王寿光的经营下,在胜吉十八年八月时,翁山岛还仅有住户万余家,其中商户三千户、坊户五千户、农户两千户。加上岱山、衢山两岛也仅有几万人口,但相对于三岛广阔的土地,显得人手略有不足。周围大大小小近千个岛屿更是无暇顾及。

在沈括被抄家之后,翁山岛众人原本已做好树倒猢狲散,上下打点专心经营自家产业的准备,没有想到,一个月后,京城便传来沈括官复原职,翁山复立为昌国县,沈括奉命将昌国县建成另外一个钱塘县的消息。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就连已回到翁山稳定大局的王寿光都不敢相信,直至十几天后,明州知州薛原端带着昌国县首任知县王孝锡和翁山巡检司黄俊义登门拜访,王寿光这才知道沈括不仅转危为安,皇帝还真的将昌国一县交于东家来经营。这王知县不知道是哪里交的好运,居然可以来昌国县坐享其成。

薛知州和黄巡检都是老熟人,王寿光打听到转塘庄园将全部移交给二浦官坊,刘四正留在转塘与二浦官坊总管太监办理交接手续,不免肉疼。好在绝大多数匠人和新工艺已经转移到翁山,用不了一年,便可恢复元气。

官家要大力发展昌国县,两浙路安抚使张蒭三天两头催促进度,明州薛知州平素又深受王寿光的恩惠,自然多方关照,无论是人口迁移还是各种物资都为昌国县的建设提供了种种方便。王寿光也在翁山沈氏庄园的基础之上,按两万户的规模重新规划,建设昌国县城。建设这么一座城池及配套的工坊,只银钱便需要百万贯,朝廷拨付的五千贯修个县衙都有些捉襟见肘,所以绝大多数还是靠沈氏庄园的积蓄。

昌国县绝大多数土地名义上归王寿光所有,只有少部分工坊由各匠头、坊主买下。原来沈氏庄园里的房屋采用了集中规划施工的方式,庄户可以租用或购买。翁山沈氏庄园与原来的转塘庄园可不一样,转塘庄园建设初期,百废待兴,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物力均有不足,每个小院虽然留足了足够的空间,占地四分,宽十五步,进深十八步,但只建了三间砖瓦房,两间耳房;而王寿光到了翁山建设沈氏庄园时,便有意按四个级别来规划设计庄户的住房,并且直接将房子盖整齐,而无需后期建设。

除了依山而建的两座供沈家、王家自用的大宅院之外,庄户的房屋共分了四等,第一等便是三进的大宅院,只卖不租,售价二百贯;第二等是两进的宅院,专供各匠头、坊主使用,俗称头房,租金为每月五百钱,或一百贯买断;第三等是一进的宅院,供成家的庄户使用,俗称平房,租金为每月二百钱,或四十贯买断;第四等是排房,供未成家的单身庄户使用,一排房屋有八到十间房,每间房屋长五步、宽三步,足够摆下一床、一桌、一椅、一柜。排房住户共用茅厕,吃饭也由庄园供给,只租不售,租金为每月一百钱。

沈氏庄园建好之后,不知何故,不仅所有的匠头、坊主至少都购买了一套头房,就连普通的庄户也对头房有强烈需求,一百多套多余的头房被普通庄户购买一空。在规划建设昌国县时,王寿光便多规划了一千套头房,另外还准备建设一万四千套平房,一百套一等房,和可供五千单身庄户居住的排房。

这些房屋全部销售出去,也只能卖六十八万贯,而且一开始加入昌国的庄户,绝大多数会选择租用。一百万贯投进去如果只是为了租售房屋,那么得利的只会是庄户,而沈氏庄园的投资便会打了水漂。但是没有人会专门来昌国置业,同样的房屋在大周其它富庶州县比昌国还便宜。迁到昌国的庄户只有一个目的,来沈氏工坊工作。

昌国县水力资源丰富,就是无法架设水力车机的地方,也被沈氏庄园的匠人们安装了风力车机,最不济也有畜力车机,不管是水力还是风力、畜力均可以和沈氏庄园设计生产的各种机械连接在一起,通过大量的齿轮、杠杆的使用,提高了百倍效率。

数以百计的工坊,源源不断的材料供应,销住耽罗、朝鲜、东辽、北辽、日本、琉球的跨国贸易,这一切都是无数百姓趋之若鹜,迁往昌国的原因。和原来的沈氏庄园一样,胜吉十九年春耕之前,在所有的房屋建成之时,便被租售一空。更多的百姓只好在昌国县附近搭建临时房屋居住,指望着沈氏工坊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既使沈氏工坊没有多余的工作,昌国县增加的这五万多人吃饭穿衣,也能养活一大批人。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