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方没有停留,缓缓地吟诵出来,起初俞大千还带着笑容,渐渐地笑容凝固,甚至脚步也停了下来,他驻足品评着这首新词,嘴里不由念叨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绝佳妙作,此词一出,再无元夕词!”俞大千感叹道,“只是俞某有些好奇,这首词里的他究竟是何佳人?”
沈方苦笑道,“俞府尊还提此事,便是因为此词中的佳人,坏了三影先生的好事。”
俞大千心里一紧,仔细看了沈方一眼,沈方看上去不象抢了张先新娶小妾的样子,不过此人行事神鬼难测。
看到俞大千担惊受怕的样子,沈方觉得分外开心,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清楚。俞大千松了一口气,摇头道,“虽然莺莺姑娘并不想嫁给三影先生,但是在刚才那样的场合当着众人的面讲出来,只为了试探子矩,这事还是过于唐突,不怪三影先生发怒。只怕明日,子矩便会被官家训斥,依俞某之见,子矩应将莺莺姑娘交还给三影先生,一个歌姬而已,没有必要因此令太后娘娘、官家忧心。”
沈方和俞大千一边向开封府走去,一边说道,“俞府尊,莺莺姑娘并非沈某的私产,亦非三影先生的禁物,莫说只是酒席之上的戏语,便是莺莺姑娘嫁给三影先生,若是并不情愿,也可自行离开,何来交还之说。”
沈方此言一出,在俞大千听来便是离经叛道的轻狂之语,若非沈方身份特殊,只怕当场便要板起府尊的面孔,痛斥他胡言乱语,有辱清听。俞大千大摇其头,“纲常伦理乃是大周的根基,岂容戏言,此等轻薄女子若犯在本官手里,少不了一顿板子。”
“俞府尊铁石心肠,焚琴煮鹤,吾不喜也。”沈方故意拖长声调,“不说这个了,赵有规是怎么回事儿?”
“听矾楼的伙计说,今日赵有规在矾楼宴请秦枢密使的大公子和归宁侯,谁知却有以前的一个仇人闹事,那个闹事之人名叫崔大旺,崔大旺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赵有规在矾楼宴请宾客,在矾楼门口观灯的百姓中揭了赵有规的短处。那赵有规也不是什么好人,将这崔大旺的妹妹买进府中,没有半年便折腾死了,崔大旺在开封府告状,但又拿不出证据,反倒是赵有规拿出了买卖契约文书和郎中的出诊证词。崔大旺输了官司,便咆哮公堂,藐视王法,本府将其关了一个月,岂料此人不思悔改,出监之后,继续到赵有规府中闹事,被赵有规的家丁暴打了一顿,从此下落不明。”
“今夜烟花之后,百姓们在各坊市观灯,崔大旺当着人群揭了赵有规的短,赵有规自然不能忍,因为顾忌到矾楼对面的妙香楼乃是子矩你的产业,不敢派家丁驱赶,亲自下楼想要和崔大旺说个明白,没想到他刚从矾楼出来,还没有开口,便被崔大旺勾结的匪人劫持,这个匪人蒙着面孔,武艺高强,赵府的家人竟没有追上。报官之后,衙役们分头寻找,在南城一个偏僻角落,找到了赵有规的尸体,可怜这个京城有名的富商,竟然因为几百贯被人一刀砍死。今夜上元灯会,城门开放至子正,进出人等皆多,这崔大旺和匪人许是已经混杂在人群中,逃出城外。”
“那赵有规既然并不干净,为何俞府尊却要加以袒护?!”
“子矩,赵有规此人甚是奸滑,并没有留下证据。况且崔大旺的妹妹身死之事,在这些商户人家也属寻常,只要主家赔的钱多,娘家之人也不会纠缠不休,崔大旺好吃懒作,贪得无厌,对赵有规赔的钱财并不满意,这才引起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