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伏羲演卦台
天水河中段,有一处方圆几十里的神秘高地。
这里有险峻的山峰、天然的湖泊、平坦的平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水河途经此地,仿佛是匆匆过客。
这里!仿佛是地球的缩影。
传说!这里就是先祖伏羲隐居的地方。
在这片神秘高地中有一处高台,传说是伏羲先祖的居住地。
它是一座很大地圆形高地,上面依稀可见传说中的八卦图形。
圆形高地的中央,一棵大树旁边搭建着几间茅草屋。
据说!历史以来,大树、茅草屋就存在。
大树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依然保持当年的风姿。
茅草屋却因有人居住而经常被翻新,保持原来的风貌不变。
在茅草屋的一侧,有一天然高台,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祭祀台。
祭祀台上,经常有人焚烧带香味的草木,以此来敬告天地神灵。
茅草屋门口,站着两个手持长戈的武士,威风凛凛。
茅草屋内,一个少年手持竹简,眼神呆滞,不知因为何事而出神。
少年身材修长,略显单薄。面容清秀、轮廓分明。
只是!此时的他,眼神凝聚,双眉微锁。
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沉溺在凝神思索中。
少年名叫姬昌,岐周人。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
祖父姬亶也就是周太王,是轩辕黄帝第16世孙、后稷第12世孙。
因戎狄威逼、骚扰,姬亶率领族人到岐山一带生活。
他带领族人“务耕织、行地宜”,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加之他积德行义,深得族人拥戴,因此奠定了个人威望、家族基础。
其父季历,传承遗道,带领族人兴修水利,训练军队,与商朝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朝文化。在商王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等野蛮部落动武,铲除邪恶、传播文明。
因此!商王封他为“牧师”,成为西部诸侯之长。
姬昌自幼聪颖,接受完传统教育之后,独爱古易,所以就追随来了传说中的“伏羲演易台”,专研易经。
伏羲一画开天地,结束人类没有文字的历史。
传说在伏羲先祖以前,人类是没有文字的。
那个时候,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被称为“结绳记事”年代。
遇上什么事了,用绳索在树上或者哪里打个不同形状的结,让自己记住这件事。所以!称之为“结绳记事”。
伏羲先祖不仅想出用符号来记录事件,还思考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关系。
因此!就有了三个横线!
他用一条横线代表天,一条横线代表地,一条横线代表人。
后来!这三横就变成了伏羲先祖易学基础。
三横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天、地、人一体。
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其中。
再后来!三横变成爻……
“不好!公父有危险!”
突然!少年姬昌惊叫起来。
最近!他得到家里传来的消息:公父被商王召唤去了,接受封赏。
姬昌之前就感觉哪里不对劲?可就是说不出所以然。
再则!他也没有能力来阻止。
商王的召唤,作为臣子的哪里能不听从呢?
何况!是召唤你去接受封赏。
多么荣耀的事啊!
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就在刚才!姬昌突然地悟出伏羲先祖易经中的道理来了。因此!他惊叫起来。
不!他惊恐起来。
他感觉到了:公父可能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