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叹流水兮 > 第40章 始信婵娟能解忧

第40章 始信婵娟能解忧(2 / 2)

“可后来,她不讨厌我了呀!”

“您咋知道,人家不讨厌了?”

“眼神!记得十年前,她随老师离开的那个秋天。我在回廊拐角处遇上她,她好像有话要对我说……”

“说了吗?”

“没有,她始终没说出口。”

郭靖笑了,“也许人家是想对您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这么一个大美人,你就…别癞…什么…肉了……”

“我如此心焦,你还开这等玩笑。”

“不是玩笑,我感觉她开不了口,可能是这句话,不一定是对您有意思!”

“不对,她的眼神明明告诉我,她喜欢我……就说今天的相遇吧,她临走时对我‘秋波那一转’,和十年前的眼神是同出一辙,她传给我无限的情愫……”

“您俩相认了?”

“没有。”

“既然是青梅竹马,又十多年没见,为何不相认?”

“可能是没认出我来?你想,我俩变化多大,我一上来就没认出她来?”

“公子,您想,不认识就眉来眼去的,这样的女人能要吗?”

“你管那么多干嘛,我是让你告诉我,怎样才能把她追到手。”

“噢~我明白了,光让小姐眉来眼去的还不行,关键得让老夫人先中意您才对。”

“这倒奇了,我娶的是小姐,又不是师母。她看得中看不中与我何干?”

“岂不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你们汉人这么多讲究?”

“是啊!只有老夫人中意了,那才‘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事情也就好办了。”

“怎样才能让师母相中我呢?”

“难点就在这嘛,汉族老太太讲究的就是个门当户对,以我们现在的状况,想娶虞家的千金,是不是有点高攀了?”

“我也是蒙古…族人…算是高等民族[1]吧。”

“我们汉人只讲门当户对,不讲你是哪个民族。”

“你再帮我想想……”

————————————

注释

[1]元代建立四等人制的原因是什么?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元朝的区域十分广大,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当时,元廷根据国情制定的四等人制,对全国各地的农牧业恢复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建立初期,政府是由一批己经汉化了的契丹人、女真人及蒙古人共同组成的。除了蒙古人享有一些特权外,其他各民族还是平等的。那时,汉人还可以担任后来只有蒙古人才能担任的达鲁花赤。

由于李擅叛乱牵涉到了忽必烈的汉人亲信王文统等人,加剧了忽必烈对汉人幕僚的疑惧,不得不加紧对汉人的防范,但是要稳定蒙古人对中原的统治就不得不任用从政能力很强的汉人。因此,在任用汉人的同时,重用色目人加以牵制。

当时南人对蒙古统治者的积极抵抗和排斥,使元朝对南人的偏见更甚于汉人。因此,政府在分化汉族的同时,把汉族人分为汉人和南人使其互相牵制,汉人成了第三等人,南人被归为第四等人。

至元二年(1265年)二月,以蒙古人充当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做总管,回回人做同知,成为定制。这样,四等人制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所以,当时等级的划分,并不是以民族,而是以地区区划的。因为,那个年代还不知道什么是民族。元代划分的不同等级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的上层人士而言,划分等级是为了限制非蒙古贵族的政治权利,以此保证蒙古贵族子弟能得到更多的官缺,并非专门针对民族。人口等级划分限制了非蒙古贵族出身的上流阶层的权利,使他们不能超过蒙古贵族,这是元朝维护统治的手段。对于当时各族下层的百姓而言,人口等级对他们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底层的人,世世代代放羊或种地永远也没有当官的机会。所以,平民百姓根本都不知道自己被划入四等级中的哪一类。

蒙古人——蒙古本部贵族,与投入蒙古本部下为头夏的其他部族。

满族祖先女真人与渤海人在元代主要分在汉人阶层(此汉人并非汉族),但早期投诚的女真人成了蒙古贵族的头夏(也就是家臣),所以也有少数分女真人在蒙古人(此蒙古并非蒙古族)里的。

色目人——各色名目之人,即外国人。是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也就是说,一切非蒙古、汉人、南人的都算是色目人。

早期归附蒙古的其他蒙古部落,契丹贵族,中亚钦察各部,大理贵族,吐蕃贵族,回鹘各部以及元廷聘请的外国官员都属色目人。但不包括满族人,满族当时为女真族,建立金国,被蒙古所灭,除当初留在东北以及后来陆续回到东北的女真人发展为今天的满族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大多融入汉族和回族。

汉人——原西夏遗僚,原金境内女真贵族,高丽外臣,渤海士,汉士等。

元朝所说的汉人并非汉族人,而是指汉地之士人,金时女真官僚后代有很多住在河北山西等地,因此被列入汉人的多,并非汉族。

南人——原南宋境内的汉士大夫,越人土官等等。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