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叹流水兮 > 第115章 欲知此夕凄凉思

第115章 欲知此夕凄凉思(2 / 2)

原来是南柯一梦。

【二】《捣衣篇-其一》林世璧.诗

西风白昼已漫漫,

玉露凄清玉漏残;

冰簟银床秋弄色,

翠帏罗幕夜生寒。

美盼连忙披衣而起,偷偷地出了房门,轻轻地下了妆楼,信步来到了拜月的小院。

小院里,什么也没有,更没有什么可爱的师哥,只有一天的露气和满地的霜华。

她抬起头来,望了望夜空。

星星依旧灿烂,那半个月亮却早已下了山。她眺望着西墙——绿依依的杨柳,被高墙遮掉了一半;黯淡的清秋之夜,小门儿还紧紧地关着;疏刺刺的秋风吹落了林中的黄叶,昏惨惨的烛光从树梢间露了出来。

那颤巍巍的竹影如走龙蛇,絮叨叨的蟋蟀叫个不停,韵悠悠的捣衣砧声一杵连着一杵,真是没个消停……

嗨!原来就是这些捣衣的砧声,惊醒了我痛煞煞的伤别,冷清清的长叹和那急煎煎的好梦。

唉!痴情的良人,你现在究竟到了何处?是否已经安全到了家乡?

想当初,你住在西院的时候,靠得是如此地近,也就是东墙与西墙的距离,那个时候,你都会常常地给我写信;现在怎么了,为何离着远了,却是什么信儿也见不到了呢?

无聊的我啊!也只能回味梦中的情景了——刚刚师哥的热情和狂野,还历历在目……如果每夜,都有如此的光景,岂不也很好!

哎!我为何会做这样的梦呢?难道是,老天爷在指引着我,与师哥私奔?那样的话,师哥会不会笑我痴情呀~

管他呢,谁让你带走了我的心!

————————————

注释

[1]林世璧

明朝福建闽县林浦乡(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人,字天瑞,林炫之子。他高才傲世,醉后挥洒,千言立就。后游山失足坠崖死,年三十六。

林世璧,少有俊才,为歌诗古文词,豪宕樗散。性嗜饮,每酣起舞,呜呜微吟,则家童储笔砚以俟,少选奋起,数十纸漓澌立就,倦则复饮。生平所为诗文,十九酒后得之。然世璧天才蹀躞,时有不经人道语,苦思者不能及也。

所著有《彤云集》、《折杨柳》、《渡马江》、《林公子集》。

(1)《捣衣篇》

其二:年年秋夜何萧索,几度芙蓉楚江落;闺阁佳人团扇悲,关山戍客征衣薄。

其五:流萤旅雁为谁飞,飞去飞来泪满衣;敢惜河颜凋宝镜,还将清梦绕金微。

其六:金微白雪三千里,宝镜空悬照秋水;啼鸟飞花怨管弦,青苔绿藓生罗绮。

其七:罗绮弦歌他自愁,春来秋去几时休;盈盈巫峡悲云雨,皎皎星红见女牛。

其八:星河巫峡伤心绝,天上人间有时别;宝幄空浮苏合香,罗衣尚掩同心结。

其九:此时憔悴令人嗟,摘尽秋霜木槿花;捣得寒衣向西寄,不知何日到龙沙。

(2)捣衣,有二种意思

一是指古代服饰方面的一种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以便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

二是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用杵捶击,去浑水,再清洗,使其洁净,也称“捣衣”。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当然只能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这便是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所说的捣衣,其目的只是把衣服锤松软平整,只须在家里进行即可,也不必去河边去捣衣。只有做军衣的女人们才会集体去河边捣衣,那时的捣衣之声也确实震撼。

捣衣一般在夜晚进行。

由于旧时生活贫困,即使是点灯的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省就要尽量节省。而捣衣这一活动不需要太多的光亮,能看清轮廓就可以进行,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这就是古代妇女选在月夜下捣衣的根本原因。

上述的捣衣服饰风俗在北方较为流行,而在南方特别是莆仙一带,一般只在城中流行,在县城以下的农村中,基本上是捣洗衣裳。

女人们一般在秋天里进行捣衣。

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喜欢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叹流水兮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