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摄政皇后懿旨,亲自迎接回到京都的第二次远航舰队将士。 皇后、太子、诸王公主、朝中大臣,一起去长安东城大豫门迎接功臣归来。甚至礼部还准备了凯旋乐,完全就是接待凯旋大军回朝的礼仪。 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远航两年多的何赟舰队,从极其遥远的海外大陆上回来了。那个遥远的大陆叫殷洲,听说还分为北殷和南殷。说,殷商灭亡后很多遗民东渡大海去那里繁衍生息,所以被称为殷洲。 而水师的何赟,就是从南殷洲回来的。 所以,不光是朝廷,就是城中百姓,也有很多人自发的去迎接远航舰队。他们是京都长安的百姓,天子脚下之民,该有这个觉悟才是。 于是,外城东天街的两侧,简直是人山人海,都是迎接远航舰队将士的百姓。为了维护秩序,长安东城尉不得不派出大量警士,警跸道路。 高大巍峨的大豫门城楼上,一身盛装的崔秀宁,牵着小太子李征,微笑着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队伍,容光焕发。 “征儿,他们为大唐探险远航,是大唐的功臣,对大唐贡献很大。你以后做皇帝,也要重视开拓海外。” “皇帝的眼睛,不光要盯着本土,也要盯着海外,内外兼顾,才是大唐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 李征很认真的说道:“母后教诲,儿臣铭记在心。这国内海外,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相济,我大唐才不会故步自封。” 崔秀宁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而在城楼之下的护城河对岸,礼部官员正在对远航回归者履行程序。 礼部官员先检查何赟等人的印信,检查后对兵部官员大声道:“来者确属远航水师都督何赟?” 兵部官员大声回答:“来者面貌身份以确定,正是钦差远航水师都督何赟,原职南洋舰队甲等舰金陵号舰长,参将军衔,一等子爵。” 礼部官员再问:“来者确属远航水师监理张熙?” 兵部官员大声回答:“来者面貌身份确定,正是钦差远航水师监理张熙,原职东洋舰队都督府大参谋,参将军衔,二等子爵。” 礼部官员又问:“回归者七百四十三人,可都验明身份么?” 兵部官员再次回答:“所有回归人员,下船时俱已验明,确属远航人等,已经登记在案。” 礼部官员又问警部官员:“据何赟张熙报,远航舰队损失二百五十八人,乙等战船两艘,警部可查过死因和沉船缘由?” 警部官员回答:“下船后俱已查过。三十七人死于疾病,两百二十一人死于飓风。两艘乙等战船,皆因飓风沉没。与两人所奏相符。” 这当然只是个程序,可是这个程序不但表示隆重,也不能省去。 这么多人,谁能保证都是当年出海的大唐将士?有没有冒名顶替的?两百多人没有回来,人是怎么死的?船怎么沉的? 这都要过一遍。这是规矩。 接着,礼部侍郎就离开队伍,登上城楼,郑重对崔秀宁说道:“启禀皇后陛下,远航南殷洲将士等七百四十三人,已到城外!” 崔秀宁道:“奏乐!” “遵旨!” 随即,“轰轰”几声礼炮轰鸣,紧接着就是钟鼓齐奏。 鼓乐声中,崔秀宁率领太子诸王和大臣,走下城楼,踩着铺出数十丈的红地毯,亲自迎接。 这是迎接功臣凯旋的最高礼节,也就是所谓的驾迎。 满面憔悴的远航水师都督何赟见状,立刻小跑着趋步疾行,在崔秀宁身前两丈外就匍匐下拜,高高举着都督印信: “微臣远航舰队都督何赟,启奏皇后陛下!自洪武三年十二月奉旨远航,赖昊天保佑,陛下洪福,幸不辱命!今日终回大唐缴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远航舰队监理张熙也快步上前,和何赟并排跪在一起,同样举着印信。 七百多人在何赟和张熙身后一起下拜,山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多归来的将士都热泪盈眶,喜极而泣。 终于回到长安了啊! 洪武三年十二月出发,洪武六年六月回京,算起来刚好两年半。 可惜,很袍泽永远也不能回来了,他们葬身大海,连骨灰都没有。 “平身吧,你们是大唐的功臣!本宫天天盼着你们回来,今日你们总算回到大唐了!”崔秀宁对众人虚扶着说道,对礼部官员下令:“宣布吧。” “遵旨!” 礼部侍郎展开一道圣旨,大声念道:“自古国家将兴,必生致远之良臣。乃汉有张骞通西域…何赟张熙以下千零两人,于洪武三年十二月,奉旨远航数万里大洋,蹈不测之波涛…” “…何赟晋爵一等伯,张熙晋爵二等伯…余有爵者,俱晋爵一级。无爵位者升三级军衔,无武士功名者赐予武士出身…烈士抚恤五百银圆…” “…将士每人赏赐一千银圆…烈士家属赏赐两千银圆…六月初八,大明宫赐宴,为归来将士接风洗尘!” “烈士灵位皆入忠武神宫祭祀,永受香火!” 大臣们听到普通将士都会赏赐一千银圆,不禁有些惊愕。这个赏赐,是一般将士几十年的军饷,皇后陛下真是大方啊。 这一下子赏赐加抚恤了上百万银圆,抵得上所有勋贵一年的俸禄了。 很多大臣不知道的是,崔秀宁之所以拿出上百万的巨额赏赐和抚恤,那是因为,远航舰队带回来大量的金银。 据安插在舰队中的特务密报,舰队带回的白银有七百多万两,黄金四十多万两。价值折合大唐银圆一千多万! 这么多金银的收获,完全能拿出一百万银圆赏赐他们。 迎接仪式之后,沐浴更衣后的何赟和张熙,就在传召下入宫觐见皇后。 “哎呀,这长安皇宫,真是太气派了,简直是天宫啊,这才是我大唐天朝的皇宫。”何赟一边走路,一边目不暇接的看着巍峨壮美,大气磅礴的殿宇。 张熙也道:“可不是么?我们远航前,长安城还没有修好,朝廷当时还在江陵。想不到我们回来,京都长安变得这么气派。” 何赟很是感慨,“何止是长安和紫禁城,鞑子也被陛下赶走了,大唐开疆万里,更加强大了。”毣趣阅 给他们带路的侍卫笑道:“你们估计还不知道吧,你们的老长官郑太尉,已经率领舰队打到西洋一个叫波斯湾的地方。听陛下和娘娘说,陆军的仗打完,以后就看水师的了。” “在下还听说,水师可能要改名了。据说要改成江河警备水师和海军。你们在大海上的水师,可能要变成海军了。” “真的?”何赟和张熙都有些激动。这长期以来,水师都是陆师的附庸啊。难道朝廷接下来真要大用水师?水师还要分为江河水师和海军? 侍卫道:“多半是真的了,总不会空穴来风。皇后陛下召见你们,这么好的机会,何不在圣驾前问问?” 几人连接穿过好几道戒备森严的宫门,才经过含元殿和宣政殿,来到三大殿之一的紫宸殿。 崔秀宁就在专门召见臣子问对的大明宫紫宸殿,召见两人。 “微臣何赟拜见摄政皇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太子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两人恭恭敬敬的对着摄政和监国太子下拜。 “平身吧。赐座。”皇后珠落玉盘般的声音响起,温和而又清脆,听着让人如沐春风,“婵儿,天气热了,送几盏冰镇酸梅汤和冰镇瓜果来。” 女卫和女官立刻搬来坐席,奉上冰镇酸梅汤还有时鲜瓜果。 这就是崔秀宁和李洛不同的地方。李洛召见臣子时很少招待他们,就是有事说事。而皇后召见外臣,一定先招待他们。 大臣们都知道皇后体恤臣下,温和可亲。只有少数大臣才清楚,皇后陛下其实是个锋锐之极的人。 “你们都是老人了,不要拘束,随心用就好。”崔秀宁微笑道,自己也端起一盏冰镇酸梅汤,优雅至极的浅啜一口。 小太子也做出一个优雅的“请”的手势,默默的用银汤匙轻轻搅着玉碗中的酸梅和冰块,清稚的眼眸不着痕迹的在两人脸上扫过。 他越来越喜欢像母亲那样,在看似漫不经心间,观察别人的眼神,姿态,表情,动作。还喜欢听别人说话的声音,语气,节奏。 “谢皇后陛下!”两人顿首谢恩,就不再拘束的端起冰镇酸梅汤消消暑气。 他们是武将,又是海东时期的老人。既然皇后陛下有令,他们当然不会矫情。 等到两人用完了冰镇酸梅汤,小太子李征就亲手递过来两片西瓜。 “哎呀,太子殿下,这可使不得,折煞微臣了!”两人受宠若惊的急忙接过西瓜,叉手对李征再次行礼,心中很是温暖。 太子殿下虽然年幼,可竟然如此体恤臣下,纡尊降贵,不愧是陛下和娘娘的嫡长子。 崔秀宁笑道:“这次远航,你们辛苦了。你们不但找回来三种树苗,还带回来那么多金银,你们是大唐的功臣。” 两人离席下拜,何赟道:“皇后陛下言重了,臣等如何当的起?要说远航虽然辛苦艰险,可这航海图本是皇后陛下亲绘,东西也是皇后陛下讲明白的,臣等只是按部就班做事而已。” 张熙道:“臣等说起来并无大功。毕竟这南殷洲,最早是郑太尉带队找到的。我等不过循着郑太尉的足迹第二次去罢了。” 崔秀宁微笑摇头:“就是第一次,你们不也去了?你们可是两次去南殷洲,差点就回不来了。本宫和陛下都是心中有数的。” “再说正事。那三种树苗,真是本宫要找的东西?” 她本人也不认识那三种树,虽然看过了树苗样本,可也只是看看而已。 何赟回道:“皇后陛下放心。臣等来回路上用了一年,剩下的功夫,几乎都在找这三种树苗了。那些学会汉话的殷人翻译,这次起了很大作用。” “臣等到处找殷人打听,什么样的树能流胶汁,什么样的树能治疗恶疾,什么样的树能令人不知疼痛。橡胶树和古柯树很多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金鸡纳树,也没听说。最后向几个山中巫师逼问,好不容易才搞清楚金鸡纳树。” 崔秀宁放心了,又问道:“那么多金银,还是向那个殷家国要来的?” 何赟笑道:“也不光是。南殷还有很多部族小国,虽说不太开化,可金银当真不少,并不算太贵重。金银器物比较常见,和中原的铜倒是差不多。那里的金矿很多,只可惜臣等也带不回来。” 张熙说道:“皇后陛下,南殷洲虽然人口不少,可部族林立,最强的殷家国,也绝非大唐一支偏师的对手。以微臣所见,干脆再出兵灭了他们,占了整个南殷洲。” 崔秀宁摇头道:“南殷太过遥远,海上风险也大。就算占了那里,朝廷也鞭长莫及,难以治理。移民更是难上加难。再说,他们也算殷人后裔,灭之不妥。” 她很清楚,欧洲人殖民南美容易,而华夏殖民南美就难了。 因为距离和海况差距太大。 后世南美是距离华夏最远的地方之一,足有三万多里,几乎是地球的两端。 可是欧洲距离南美,只有一万里左右,不到华夏到南美的三分之一路程。 不但路程近了几倍,而且大西洋也没有太平洋风高浪急,海况比太平洋安全多了。 所以后世西班牙能殖民南美移民南美,而如今的大唐不行。 风险太大了。 真要移民,北美比南美好,因为北美近的多。 “就算要占,也是占北殷洲。从大唐东北到北殷很近,也更安全。只不过北殷没有那三种树和那么多作物罢了。不然的话,之前就会让你们去北殷,而不是南殷。” “实话告诉你们,南殷大唐可以不管。这北殷,却是一定要拿在手里的,将来会是大唐最大的海外领。” “还有南洋最深处的大洋洲,也是大唐要的海外领。” 何赟道:“臣明白了。南殷可以不要,可北殷和大洋洲却一个不能少。臣请远航北殷或大洋洲。” 崔秀宁笑道:“不急。这两块疆土跑不了,迟早都是我大唐的。等过几年再说。总之,这将来啊,水师不怕闲下来没事做。” 何赟和张熙对视一眼,很是高兴。 “皇后陛下。”张熙叉手施礼,“微臣敢问,这水师要改名么?微臣听到这个传闻,是以有此一问。” 崔秀宁点头,“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水师的确要改名。嗯,陛下的意思,水师要一分为二。江河湖泊的水师,单独编为江河警备水师。北洋、东洋、南洋三大舰队,编为海军。” “至于三大舰队的都督府,保持不变,还是正三品,仍然受兵部和军师府管辖。” 两人明白了。水师无非就是分为江河水师和海军了,其他的都没有变动。 那就好啊。 但崔秀宁很快又抛出一个好消息,“朝廷还要组建西洋舰队,驻扎波斯湾。还要组建里海水师。” 里海水师? 两人有点不解。西洋舰队很好理解。可这里海水师…里海既然叫海,难道不是海军么? 他们对陆地地图还不同清楚,不知道所谓里海,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内陆咸水湖,并不通大海。 PS:节日快乐,蟹蟹书友大大的支持!晚安!爸爸身体不好,还要去医院,暂时也无法加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六六闪读为你提供最快的警花追我到元朝更新,第989、990节 太子殿下,折煞微臣了!免费阅读。https://www.zeyux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