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楚史乱国志 > 第411章 雒阳舆论,关键证据

第411章 雒阳舆论,关键证据(1 / 2)

不止城外大军布阵,势迫全城,就连雒阳城中,关于天子的流言蜚语也在逐渐传播着。

董卓的安排可不仅仅是针对那些达官贵人,说到底,在雒阳城中拥有最大影响力的甚至不是朝堂上的高官,也不是天子,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

口舌如刀,若将一个人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受尽众人议论,无论是谁,都要在精神与意志上被撕下一块血肉。

这才是贾诩谋划的诛心之策,在董卓尚且没有霍光那般巨大的影响力之时,在舆论上压制天子,发动百姓的力量,使得人人都认为天子德不配位,才有可能将对方拉下皇位。

奇怪的是,在这次事件中,其他拥有引导百姓舆论的世家都默不作声,默认了这件事在雒阳城内的传播。

他们有的是因为董卓的提前照会,有的是不愿招惹董卓,还有的世家纯粹是因为麻木。

在这些世家看来,天子的更替完全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因而任由消息继续扩散,丝毫不做阻拦。

而且,存有这种想法的世家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才是此事持续发酵过程中最为可怕的事情。

倘若往常时候,何进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制止这种传言的人,因为他与天子乃是血脉之亲,必定会鼎立支持刘辩。

而由于有人起头,不会承担主要责任,众世家纷纷效法,压制消息,那么即便有人刻意传播,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当下雒阳就缺少一名敢于站出制止之人,或许曹操可以,但他并不知道雒阳城内的情况。

而可悲又讽刺的是,唯一可能为刘辩出头的人,早在数日之前,便被天子设计斩杀,其麾下势力也被刘辩派出李旷清缴。

所以说一饮一啄皆含因果,刘辩当初一个看似正确的决定,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支持自己的力量,从而导致了当下失控局面的发生。

正是由于无人阻拦,董卓提前的安排起到了超出想象的作用。在短短一夜之间,到太阳升起之后的数个时辰,消息传播的速度呈几何趋势上升,一发不可收拾,直至传遍整个雒阳。

就在董卓与刘辩对峙之时,不说人尽皆知,至少城中大半百姓都知晓了这个消息。

恐怕,对于刘辩来说唯一的好消息便是,雒阳城内的百姓大部分都不是热血上头的冲动之人,虽然被董卓散发出的消息所蒙蔽,对当下天子不齿,却仍然保有理智。

他们不会冲动到发动类似“逼迫天子退位”的游行,否则一旦失败,便会有性命之忧,因而他们所做的最多也只是在口头之上谴责刘辩,并未做出什么行动。

虽说人言可畏,但若使人言发挥效用也需要时间,至少,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是对董卓没有什么帮助的。

这时,他正面临着这位天子居高临下的审问。

“雍侯不会认为,单凭这点微不足道的证据,便可以证实强加于朕头上的虚假罪名了吧?”

刘辩眼中似乎燃起火焰,但他依旧压制着内心的怒意,没有让愤怒吞噬他的理智。

“当然不够。”

董卓见刘辩如此,知晓此时对峙已经到了一个决定结果的阶段,他需要做的,便是拿出最为重要的证据,将刘辩弑父弑君的罪名彻底定下。

“此物,乃是从此人住所之中搜查而出,笔迹吻合,且加盖东宫大印,岂能有假?”

董卓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锦帛,展了开来,顺手递给了身旁的一名官员。

此人只是低头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随即紧走几步,将锦帛递给最前列的司徒黄婉手中。

黄婉快速浏览着锦帛上的字迹,随即脸色大变,又将其交给了身旁的太尉与司空。

两人一看,面色同样铁青,抬起头,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着坐在龙位上的天子。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