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军队节节胜利的消息自边境传来,青偃和顾兰兮松了一口气。
谢蓁仰着头问青偃:“大哥是不是快要回来了?”
青偃说:“应该吧。”
思念这种东西,如果不去提,便也没什么,每天那么多事,哪还有什么时间想东想西?可一旦被提及,那种想见却不能见的怅然若失,像春蚕吐丝,一圈圈地将整颗心包裹起来,闷得让人难受。
很久很久以前,她就明白,这个世上能依靠的人只有她自己。她也以为,“依赖”这种感情早就从她骨中彻底剥离,可不知怎的,当她蓦然想起谢旌时,才明白不知从何时起,她早已默默地开始依赖着他。
他说:“以后的路,我会陪着你一起走。”她相信他。
谢旌,念这个名字的时候,有丝丝的甜意。可是,他不在她身边,念及此,便有了隐隐的失望与失落。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以前这种诗她是不屑一顾的,大好山河等着她仗剑骑马,多没出息才做怨妇啊!
如今,她就是这么没出息。
可她终究还是傅青偃,即便心里再怎么想谢旌,面上却还是那个拿得起放得下,潇洒随性的傅大当家。
谢旌在外征战,江城那些事,她能做的,总是要做做干净的。
杨柳村的三十几个孩子,虽说已经安置在了孤儿院。但孤儿院人手有限,加上原本就不停地有孩子送过来,早就超过了孤儿院能承受的能力了,四婶他们忙得人都瘦了一大圈。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青偃想起谢旌临走前说的,几所学校的房子已经准备好了,就差人员到位了。于是,她特地去找了杜之衡杜老先生,问他能否先帮着办两所寄宿小学,缓解孤儿院的压力。
杜老先生说:“人我都联系好了,就等这句话了。”
青偃感激万分。
春节前,寄宿的“复礼公学”在杜之衡的帮助下,提前开学了。
校名“复礼”二字是杜之衡取的,源自《论语》“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也是杜之衡办学的初衷。
谢旌找的地段不错,房子就和江城学校隔了一条马路,这样选择,也是为了能借用一些江城学校的师资。
虽然谢旌不在,但有他的名头,和杜之衡担任名誉校长,复礼公学一开学,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最直观的好处是,有想抱大腿的富商和政要,纷纷前来给学校送钱,在青偃的示意下,学校自然是来者不拒。
在新校的老师里,青偃遇到了一个熟面孔:裴航。
借着看学校资料的由头,她翻了学校老师的履历。裴航的履历夹在中间,他是江城学校来支援新校的三位老师中的一位,平城人,今年二十七岁,教数学。
这世界真是小啊。
*
复礼公学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江城学校期末的最后一天,还是五加皮“初小”的结业典礼。
作为五加皮的“家属”,青偃顺便去参加了他的结业典礼。
像江城学校这种名头上算公立的学校,一直是按照教育部指示办学的。学校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其中小学一到三年级为“初小”,四到六年级为“高小”,这六年号称是义务教育,实则还是要出钱的,只不过相比初中而言,这笔钱已经算是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