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次见到老乡,这位吴县令非常亲切的拉着武定国的手唠起了家常里短。他问了一些潇湘省的事情,武定国事无巨细的回答着。后来他居然问起了岳州书院的事情,搞了半天,他还是武定国的学长呢!
“搞哒半天,你是我滴同门师弟哦!那就是亲上加亲了啦!碗滴老系(我滴老师)还好撒?严夫子还是那么胖不?”
“哈哈哈,师兄,你这话要是被严老夫子知道了,绝对会再打你的手板心的。”
“要是那锅样子,碗(我)倒开心哒……哈哈哈,好想投虚(读书)滴那段日子哦……”
说着说着,两个人就开始聊起了岳州书院的变化,武定国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师兄比自己要早毕业三年。那时候他刚刚来到岳州书院的时候,这位吴县令已经是中了进士,被吏部安排到地方上为官了。
“哎呀,师兄啊,照这么算,你岂不是在这里当了快十年的县令了!”
“不止嘞……差不多快十二年咯。”
“嘶……十二年啊!这可不该吧?难道师兄这么些年都没获得考评上升的机会吗?”
武定国这个疑问不无道理。按照大康朝廷的规矩,地方官员,每三年一次小考评,每五年一次大考评。考评优等者,应该予以提拔。那么眼前这位吴县令,已经在位十二年了,他几乎是经历了四次小考评,两次大考评了。那么这就问题来了,难道他是次次考评都为优等以下吗?不然连一次升迁的机会都没有?按道理说不应该,从他现在治理商城县的表现来看,就足以称得上一个好县令了。
“唉,我滴个小老弟啊,这里面的故事你不懂嘞……”
吴县令听到武定国这么问之后,反倒是露出了十分无奈和伤感的神态。他这样子似乎是不太想说,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武定国觉得,这里面应该是有什么猫腻在里面。如果是真的被冤枉,或者被刻意打压,武定国可定会要为这个师兄出个头才行。
武定国可不是出于私心,而是觉得这位师兄是真的非常有能力的人,如果上到更高的位置上,绝对能造福一方的百姓的!
“师兄,你就给我说说看吧,我以后也要科举,也会像你一样为官一方,你就当是提前给师弟我提个醒。”
“唉,那好吧,既然你想听,那我就给你说说吧,也好让你学着点,别跟我一样。”
“我倒是觉得要学师兄一样做个好官。”
“哈哈哈,好官这个我厚着脸皮就承认了,但是千万别学我,不然你一辈子就这样了。”
话题就这么聊开了,武定国也逐渐从自己的师兄口里面,了解到了一个非常让人尴尬的现状。什么是有作为,什么是无作为?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A县和B县,同时来了两个特别能干的县令。这两个县令在执政的时候,风格有点不同。
A县令很喜欢按照计划来,未雨绸缪的那种。他会把县里面的治安安排的井井有条,给百姓们定下规矩,时不时亲自去百姓中间讲解,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而且他非常善于利用百姓们之间的关系,做到邻里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
这样一来,这位县令的治下,案件发生率很少,百姓们都规规矩矩的过着生活,秋毫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