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何许氏已帮着把添妆都清点了一遍,报给了何曹氏。
何曹氏看一眼还在闷头抹泪的何莲儿,心里也有些郁闷了,更加不会哄她。
“这些添妆你自己都记帐了吧?将来你自己也是要还人情的,莫让人说你只收不送,小气抠门儿。”
“还有,赶紧自己收拾一下,弄好了就把喜帕盖好,一会儿你大哥过来背你出去。”
何曹氏说完便走了出去,喊二儿子何文常过来把添妆箱子搬出去。
早在他们进来清点添妆时,除了何香儿,其他人都出去了。
只是何香儿有心要说几句闲话,却被自家娘瞪了,又见伯娘根本不在乎姐姐的感受,便闭了嘴。
在“吉时到!发嫁喽!”的高喊声里,何文岳将妹妹背出了屋子。
迎亲这边的人也纷纷站起身,走到了院门外等着。
六岁的何振和三岁的何源做为压箱童子,也准备跟着队伍一起去杨家。
早就得了大人交代,何振一直牵着何源的手不松开,他们只需要跟在花轿旁走着就行,等去了杨家就守在大姑身边,吃了中饭再回来。
林霖一脸羡慕地看着他们,忍不住嘀咕道:“哼,我也去过二婶家!我二叔还抱我了!”
听到小家伙一脸认真地得瑟显摆那天的事儿,陆春雨哭笑不得,根本不好接他的话题。
好在这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何莲儿出嫁一事儿上,没人注意几个小孩子在说啥。
鞭炮声再响,孩子们也习惯了,连耳朵都懒得捂了,只是雀跃地准备一会儿也跟着迎亲队伍去杨家看热闹。
同村嫁娶就是这么方便,看完一边看另一边。
村里爱瞧热闹的许多人都是两边跑的。
敲锣打鼓声又热闹地响起来,在欢呼声里花轿也抬了起来出发了。
林玉璋和陆春雨带小的们去了茅厕,回来时队伍也没走远,他们快步跟了上去。
今天只安排了长兄长嫂送嫁,其他人则留在自家,因为还有席面要办。
林玉璋和陆春雨只帮着带孩子,这会儿却是闲着,便跟在队伍的后头一路走到了杨家。
只不过他们毕竟是女家的亲戚,到不好再跟进院子里去,拜堂仪式就没看到,到这里只能将还想进杨家的孩子们给哄着牵走了。
这一逛又是半座村子,回到何家便有些累了,寻椅子坐了下来。
发嫁之后,何家这边就安静了不少,村里人都转去了杨家,留下来的只是亲戚,院子里都空了不少。
大表哥和大表嫂都送嫁去了杨家,留下何芳只跟着看了热闹又回来了,好在小丫头乖巧,这时候并不闹着要爹娘和哥哥。
二表嫂和三表嫂抽了空儿也过来歇歇,就把自家小儿子抱了过去,让林玉璋和陆春雨轻松了些。
现在清洗杯子和碗的是林玉瑛和林玉琪,何香儿去地里摘菜了。
何曹氏主动向林何氏赔了不是,林何氏才知道,她还没论理呢,何莲儿到是先告起了状,一时也是生气又无语。
可想到自家也有个浑闺女,到体谅何曹氏,说起养闺女比养儿子更难,她们也有说不完的烦恼。
到是易何氏无话可说了,她生了三个儿子,在易家地位可高得很,婆媳、妯娌关系也都处得不错,日子过得很是安逸。
她没闺女自然理解不了这份难处。
几个妇人把饭做好,少年们来端菜、拿碗筷,很快除了长辈在堂屋吃饭,其他人都在院子里吃饭。
虽说是中午了,但中秋之后的中午却已感觉不到炎热,反而和风日丽、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