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灯将院子里照得通亮,来来往往的大小少年们也将院子变得热闹。
热闹得仿佛这夜风也不觉得冷了。
除夕夜正是辞旧迎新时,冬天过去了,春天要来了,万物都在复苏的感觉。
陆春雨在屋里把林玉璋的衣裳洗了晾好后,这才去堂屋那边瞧热闹,却发现屋里已经或坐或站有二、三十人了。
这还不算前头离开的,也就是佑大的堂屋里快挤不下时,先来的才会识趣离开,腾地儿给后面来的人吧。
林家村塾有四个班,每两年一开班、升班,除了科举班人最少,中班、小班和启蒙班都是人最多的。
这一批未走、一批又来,自然人多了。
而且还有已经离开塾里的少年、后生们也过来给夫子拜年,人数就没少过。
让陆春雨惊讶的是,竟然每一个来拜年的学生和已经离开的那些学生,每人都得到了压岁钱。
陆春雨记得,正是先前林何氏她们在东厢串好的那些,每一小串有四文钱。
四文钱是小,但这么多人都发,少说都得一两了吧?
一两能解决眼下的问题都算好的。
除了压岁钱还有桌上摆着的那些瓜子花生、酥饼和瓜糖,大家可以随便抓了吃,听林夫子说话。
林夫子自然不是要做官方发言。
而是问一批批来的少年们假期里读书情况、课业完成情况,到了科举班来时,就提醒他们县试的事情。
都是放假前万般叮嘱过的,这时候再次提一提,开学会还要再提的。
为了有更多时间带这班科举少年,正月初五就开塾,科举班开始上学。
后到县试、院试结束前,启蒙班都交给林玉璜带着。
林夫子要专心带一个班,带这帮少年们去科试,可算用心以诚。
这些,陆春雨都是听林玉璋说的。
林玉璋还说,这一班是近几年参加科举人数最多的班了,要等下一班出来,恐怕光中班那些人还不行。
考科举也不只是按他们塾里分出的四个班逐年升班就可以,除了年纪到,还要学问到。
就是他考完秀才也十八岁了,这还是少年秀才,一举拿下院试成绩的。
但不是人人都能有这般成绩,不是人人只要不辍学就可以走到这一步,学问除了天赋还要积累。
林夫子几十年的存书,有许多也拿到了塾里,供科举班学生借阅,以免他们因家境而买不起这么多书,而减少了阅读量。
有这样有心善待的师长,自然也有品德兼备、尊师重道的学生。
每年除夕夜结伴来给师长拜年,已成李花坳惯例。
陆春雨在堂屋门外看了会儿热闹,心下感慨不已,最后她转身回西厢去,并未往屋里挤。
屋里只有父子三人在,还有过去凑热闹的林霖,其他人都没有在那里。
陆春雨回屋打算继续做梅花压岁钱,可转念一想,就算她想给的人多,也不能越过林家去呀。
自家小弟小妹是肯定要给的,小嘉儿要给,那最是有眼色的陆志明又岂会拒要?肯定正眼巴巴地等着她给呢。
灵芳和小宝也是要给的,他们那么可爱又乖巧懂事,也有帮过自己的忙,大过年的也不能太小气了。
之后何家那边的小可爱们,她也想给,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