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听了之后,才有所明了。
原本他以为是幕府将军左右东瀛政局,事实上在镰仓幕府时代,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作为幕府“执权”的北条氏。
此时的东瀛政治,如同三国时曹丕称帝之后的格局,天皇是幕府的傀儡(汉室是曹家的傀儡),而幕府又是“执权”掌权(曹魏是司马家掌权)。
镰仓幕府如同一家股份制公司,由多家实力强大的守护(有力御家人)联合组成,他们选出“执权”掌握幕府的行政,相当于执行总裁。
而将军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只是扮演着吉祥物的角色。
执行总裁本应是公推出来的,但由于北条家势力最大,且做得也还可以,所以由北条家族长期担任“执权”一职。
为了巩固家族“执权”的地位,将军的影响力必须弱化。
所以,当前征夷大将军、嵯峨天皇的皇子宗尊亲王渐渐在朝野有了影响力时,执权北条时宗便在去年,以涉嫌谋反的罪名,解除宗尊亲王所有职务,将其从镰仓赶到了奈良,而推宗尊亲王七岁的儿子惟康亲王为将军。
虽然宗尊亲王始终没什么实际权力,不过在封建等级制度根深蒂固的东瀛,他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回奈良后,宗尊亲王纠结了一批老贵族,成为反对北条集团的核心人物。
“嗯,”赵云端杯喝了一口,点头说道。
“好吧。我占据丰前,太宰府一定会讨伐我,等我先打败太宰府,再看看北条时宗的反应,若有可能,再让他任命我为九州守护。”
“九州……守护?”
赵云从一个丰前国守护的要求,一下跳到整个九州九个藩国的守护,津田美绪觉得自己脑容量不够用了,整个人都有些抓狂。
“阿来大哇度阿拉斯嘎……扣秀嘛毛率?(你怎么可能成为……九州的守护)”少女声音有焦急,也有惊恐。几乎要推案而起。
“你认为我打不过他们?”
赵云轻哼一声,讪笑道:“恕我直言。东瀛人根本不懂得兵法,士兵也不会打仗。”
在没有作战之前,赵云对东瀛的军事并不了解。
可是,经过和丰前兵两次战斗,赵云听到几个俘虏不服气的叫喊,才知道东瀛人打仗先是“一骑讨”,双方武将单打独斗,就如同后世小说演义里描述的那样,双方大将先大战三百回合,才轮到小兵上阵。
而只用来跑龙套的东瀛小兵,基本上没有任何军事素质,冲阵时,如流氓群殴,遇袭后,嗷嗷乱叫,四处乱躲,根本就是一团散沙,不知道如何组织进攻和反击。
伏击了太弍景资后,在和津田美绪的交谈中,赵云对东瀛武装力量有了进一步了解。
东瀛人作战的确崇尚个人的武勇,没有整体作战的思维,根本不知道还有“战术”这个词。
而且,此时的东瀛还没有类似于周朝的常备兵和职业军队的概念。
真正惯于上阵廝杀的只是御家人(武士)或者武士的子嗣。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不错的。
而那些士兵多是临时招募的足轻。
他们没有统一的装备,盔甲和武器,甚至连口粮都要自备(只在进驻城堡时,城主才会提供食物)。
那些士兵都是守护领地的农民,农闲多被领主喊到自家作坊干帮工,极少进行军事训练。
在筑紫山,赵云军队伏击的都是一群刚放下働头的农民。
士兵没有战术素养,守护和家将也同样如此。
虽然东瀛对中国的兵书翻译并不晚。
但是,即便像《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在东渡之后,也一直藏于皇宫内。
这些兵书以汉文本传抄,被视为“秘传奥义”,非皇室成员不得翻阅。
喜欢我是顺平侯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是顺平侯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