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的江南,此时正是历史上的粮产量高峰期。
地主们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获得很多肥沃的土地。
仅仅太湖平原垦田近2550万亩。
这个数据接近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规模。由此,得到苏湖熟,天下足的称号。随着从周国走私大量铜制钱。东瀛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个手头有粮食,一个手头有金银。粮食交易也立刻红火了起来。
东瀛出现了粮食“问屋”(粮食批发商)。双方交易量之大,甚至用到福船。周时用福船运粮船。这是什么概念?
史书记载,“其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
在周代,2斛是1石。换算到后世,一艘寻常的福船运粮大约60吨。
段文臣说博多一个月不少于七八艘运粮福船打尖停靠,也就是说,一个月从博多卖到幕府各国的粮食有400多吨!
妈的。幕府靠着从老子地盘上的粮食续命,还敢对老子开战,这到哪讲理去!
等到钱超、王汝斌、庄大志和柳升重回到议事大厅,赵云宣布了自己的两个决定。
一,在博多、松山港以及日向和丰后国诸港,拦截包括运粮在内的一切前往北方诸国的船只,按照他们和协议方的价格收购船只货物,若对方不同意,以资敌和扰乱市场罪拘拿治罪。
二,派人从北方诸国的“问屋”,以两三倍的高价收购粮食,直至那些粮食批发商连自家的口粮都拿出来卖为止。
“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就要建大量的粮仓,而且粮食到了春夏会霉变,到时,我们损失可就很大了……”
庄大志对此提出自己的担忧,而钱超、王汝斌和柳升只是在最初的短暂疑惑后,立刻领会到赵云的深意。
“庄主事,我建议你读一读《管子》,学习如何利用手里的钱货,不战屈人之兵。”赵云笑着拍了拍庄大志的肩膀。
一个尚且提倡个人勇武,不懂得团体作战的军队,在赵云的眼中,和山贼无异。一个只懂战阵廝杀,不得到经济谋略,终究只能当将才,称不上帅才。
赵云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开阔视野,具备洞察事物的敏锐性。
毕竟他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为。
今日不问粮食问题,他还不知道周商卖粮之事。
如今知道了,便掌握了将镰仓幕府拿捏在手的致命武器。
这种武器比将军炮和燧发枪更厉害。
议事会之后,赵云开始火器兵训练。
刚报名入伍没几天的周人,就收到通知,开始集中训练。
训练这个词,新兵们是第一次听说,后来被告知就是按照的号令行事,就觉得自己明白了,谁知道第一天训练就把他折磨的够呛。
训练场选在火枪坊后面的那个空旷的空地上,参训的一共五百多人。
大家聚在一起都是兴奋好奇,虽然入秋时间不长,但是大清早的海风吹在身上,冻的嘴唇发白。
不过,大家还是兴奋地议论个不停,议论的都是这些天发生在家里和自己身上的变化,还有入伍的优渥条件。
这些来自莒州和日照的新兵,年纪从十五六岁到四十出头都有,谈及不用黥面,而且三年服役期满的土地来,人人都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