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进南京的第二天,朝廷里的所有机构,基本都已经被湘军文武控制之中。
杨士奇、夏原吉、解缙、金幼孜这几个年轻一些的少壮派都顶着大大的黑眼圈,一个个直打哈欠。朱柏父子能走,上了年纪的曾言、郁新也能走,可他们不能走,也不能睡,通宵达旦地在完善朱柏登基前的相关事宜,并写一些把握舆情的文章。
这些文章不仅要掌控舆情,还要把《奸臣录》上的奸佞们的罪行、审讯详情、证词证据、以及验明证据的方法都一一列出来。
这些文章,将在诸衙门恢复运行之后,以邸报的形式,传达天下各地。
这些个邸报并不怎么重要,不需要皇帝的批复,只要六部衙门签押,便能发出京城。湘军的靖难舆情,也就能够大体把控下来。
破晓之前,湘军的大营之外,在京的九大亲王,以及文武百官早已在此等待,闹哄哄一片。
等到徐辉祖穿着公服到来,百官才安们更是一阵喧哗,群情激动,大伙儿都七嘴八舌地向徐辉祖问好。
“见过魏国公。”
“魏国公安好。”
湘王府现在不仅是实力上碾压诸王,更得到了徐辉祖的站台,稳固南方是没有一点问题了!先前劝进的举动是无比正确的,百官的心态是彻底安定。
徐辉祖与九王互相见礼之后,吵吵嚷嚷的气氛也渐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静静地看向朱柏帅帐的方向。
……
“见过王爷(父王)。”
黎明时分,朱柏走出内帐,湘王妃已将玄表朱里的冕冠捧了过来,冕上那十二条光彩夺目的玉珠串子,象征着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皇帝之冕,才能缀之以十二旒!
而穿戴一新的朱久炎和怜星则端着那身崭新的龙袍走了过来。
朱柏立刻意识到,自己即将登基,即将成为天下的主宰!
想到这里,淡泊如朱柏也忍不住激动起来。他点了点头,王妃立刻上前,将冕戴在他的发髻之上,并系好带子。
朱久炎和怜星也是一左一右上前,帮朱柏穿好龙袍。
待一切准备完毕,朱柏双目直视前方,深吸口气,沉声道:“咱们走,出门,去拜谒孝陵!”
“是!”朱久炎与怜星齐声一应,遂一左一右,跟在朱柏夫妻身后,四人气宇轩昂地走出了帅帐。
四人出得辕门,便见靖难旌旗在空中飘舞,发出呼呼啦啦的声音,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湘军将士,前方两辆金光闪闪的车辇停在正中。
前面的是天子规格的,朱柏夫妻所坐;而后面小一号的,自然是太子的规格,朱久炎与怜星所乘。
车辇两旁,九位在京亲王和一众王子郡王以下,吴高、吴寿安、曾言、武延光、李尧、庞荀、李天佑、李天福、何耀祖、陈瑄、周季陶、黄芳、王佐、陈晖、廖勋、徐茂、杨士奇、夏原吉、陈佐、孔敏、孔霖、潘振等一众湘王府僚属皆着朝服,庄严地侍立两旁。
在他们的对面,则是由徐辉祖、郭英、郭镛、郁新、茹瑺、杨靖、沈溍、梁焕、徐增寿、解缙、金幼孜等建文旧臣组成的朝臣班队。
见朱柏一家出来,所有人立时一齐跪地发出山呼海啸的“恭迎吾皇!”“恭迎吾皇!”“恭迎吾皇!”
“众卿家免礼!”待山呼声止,朱柏含笑下达了旨意。
“是!”四十多万人组成的声音整齐喊出,其势冲天贯日。
朱柏满意地点了点头,与湘王妃对视一眼,随即一齐登上天子车辇。
朱久炎扶着怜星登上了后面的太子车辇。
一家人坐定,朱柏转头对御辇外的马进忠说:“好了,命令队伍,开赴孝陵。”
马进忠拂尘一挥,前呼后拥的仪仗在无数士兵的护卫、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出了营门。
如龙的浩荡人马向孝陵开去,一路之上还有无数的百姓,黑压压的一片,从城门拥簇到钟山之下,对着队伍中的两台车辇,注目而视。
今天天公作美,雨水已停,太阳的光芒铺洒在恢弘壮丽的孝陵城墙上,犹如一层黄金铺地,十分的炫目壮阔。
过了下马坊、两道神道、文武方门,队伍来到方城明楼之下,方城城门已然打开,城上城下,旗手卫精兵,天武将军,列队而守。
从方城正中拱门隧道,走上五十四级台阶,朱柏一家来到宝顶南墙。
宝顶之下,红毯铺地,香案摆设,最中间,一面黄色的大明国旗迎风飘扬。
马进忠把祭祀的用品,以及献祭的牲口,都已准备好。
胡康和马禾分别抱着一个木盒,王妃、朱久炎、怜星接过供香,三人跟随朱柏一起来到明楼。明楼内已经燃起了蜡烛,堂内的悬挂的老朱画像清晰可见。
明楼之下,文武百官,以徐辉祖、曾言为首,左右两列,皆然肃立。
文武百官之后,李天佑带着上万华夏海军,黑甲覆盖,盾牌如银,如同一座银山,镇守中间;徐忠的铁骑,弯刀长枪,玄铁重甲,黑色披风,恪守左侧;李尧率领湘王三卫精锐,以及讲武堂一众军官,组成的最新一支精锐轻骑兵,赤甲苗刀,气息萧杀。
“吉时已到,叩拜太祖!”
等朱柏一家叩拜皇陵的时候,马进忠尖锐的声音,在明楼顶上响起,然后再传给后面的马禾、胡康、赵来、张大、王狗儿……连续的传递,从一个人响彻到另外一个人,然后传到明楼之下,最后响彻天际。
文武最前面的徐辉祖与曾言对眼一望,遂同时一撩袍脚,对着明楼,率领全部文武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明楼高声齐唱道:“臣等请陛下荣登大宝!”
“请陛下荣登大宝!”
“请陛下荣登大宝!”
“请陛下荣登大宝!”
四十万精锐兵马,皆朝着明楼的方向单膝下跪,蕴含的肃杀的声音,在钟山天际响彻。
“请陛下荣登大宝!”
恭请朱柏登基声音的浪潮,在空中不断地翻滚。最后随着一个个百姓的跟随呐喊,声浪从钟山传开,然后一波波的在整个南京城中传递,上百万南京百姓皆被这个声音带动起来。
这个声音仿佛代表着一股凝聚民心的神力,在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传扬着、回荡着。
……
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