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啤酒,吃着一大桌美味的烧烤,林航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自己的观影体验。
这部《逃离地铁站》与其说是灾难片,不如说是人性片。
地震效果、坍塌场景塑造就如陈道全所言,的确是很真实、很震撼!
那种巨石掉落的场景,林航觉得远超上一世好莱坞的特效,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但相对而言,更吸引林航的是剧中那跌宕起伏的剧情与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凉薄和光辉……
因为地震的原因,十几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被困在地铁站中。
普通的上班族、性格怪异的少女、和蔼的老头老太、和睦的一家三口、大学生、夜店少女、不良少年……三教九流、龙蛇混杂。
他们是各种人群的代表,各种面孔的画像,他们不同时刻差异性的表现,反应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这种差异性是个体之于个体,更是个体之于本体的差异性。
在无法保证生存的情况下,社会规范和道德底线便轻易抛弃。
将人性的残酷熔铸剧情中,深刻而清晰地刻画出人性的美与丑、光与暗。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似乎没有想到带来娱乐性的意思,他力求的是创作者和观众双方的严肃。
那种冷峻严肃的镜头和不经意间流露温情形成惊人的反差,从而有了直抵人心的震撼感。
但让林航可惜的是,剧中角色的表演……真是浪费了导演的一番苦心啊!
就比如剧中的主角。
在剧中,主角是一个任劳任怨、性子怯懦的维修员。
即便自己孩子生日,他依旧不敢拒绝领导的加班要求,一直和同事干到凌晨两点才搭地铁回家。
地铁刚启动,当地就发生了八级大地震,地铁站随之倒塌。
当一个往日只会逃避困难、性子柔弱的维修员遇到这种再也无法逃避的绝境。
这种反差其实是很有意思,就像是我们遇到生活中过去不的坎,要怎么面对。
对妻儿的担心和愧疚,对自己过往性格的反省,面对困境的绝望,同事因他而死……最终让主角完成了蜕变。
他用自己的能力在绝境中寻找着生机,逐渐成长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并且……带领众人活下去!
这种在绝境中成长和蜕变的剧情其实是情感、情绪的爆发点,极其容易触碰到观众的内心。
但林航看着饰演主角的演员……却有点无语。
在影片开始时丝毫没有表现出角色的畏难、柔弱的性格特点。
成长和蜕变也被演得格外生硬,就好像一个卡纸的打印机被硬抽了一张。
而最后男主的高光时刻却又被他演得软绵无力。
在剧中,除了耍帅,看不到他任何的表现力和表演张力。
就这演技,也配叫演员?
也难怪这么好的剧本会出不了成绩,林航都有点替导演不值。
当然,有问题的并不仅仅只有主角,里面近乎所有角色的诠释都很不到位。
或者说,都有一种演员和人物的剥离感,观众很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是在演这个角色。
换而言之,就是人物很不接地气,代入感很差。
电影看完,林航烧烤也吃得差不多了。
那种真实的饱腹感让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因为在剧中,主角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所以他刚好可以套用S级的领导者演技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