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十月,很多事情按部就班进行。
两军司的奖赏也完全落实下去,一时间国库中不知道拨出多少钱财,想必也没剩多少了。
随后官家给史从云的赏赐也陆续到了府上,除了金银和日用品,还有五十个从全国各地选上来的美女。
当然,这些美女都让赵侍剑的小醋罐子打翻了,他也没准备留下的意思,让她们跟了手下没成婚的有功将士。
道理很简单,他养不起那么多人,不是没钱,而是不能这么花钱。
他的钱有很多用处,不能用在这些地方。
赵匡胤当皇帝之后,他皇宫里一共有三百八十二个宫女,他还嫌弃多,让自愿回家的回家,又遣散了一百五十人,赵匡胤时期整个皇宫只有宫女二百三十二人。
这和前面的晋、唐,后面的明、清宫女上万、数万相比简直无法想象。
是他没钱吗?当然不是,是赵匡胤非常清醒的认识当时中国的情况,必须勤俭节约,积少成多壮大国力。
这点他比郭荣清醒多了,唐末来接近百年的战乱已经让中原和南方积贫积弱。
这点从打仗的风格也看得出来。
官家和赵匡胤的作战完全是两种风格。
郭荣有决心,有魄力,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对于士兵的烧杀抢掠,将领对当地的压榨索贿,他有时候管有时候不管,即便管处罚也不严厉,一开始史从云也不懂官家这是为什么,摸不准他的心思。
但慢慢明白了,官家的目的很明确,不影响战争的时候是可以管一下百姓死活。
但一到战事要紧,需要笼络将士的时候就不管不问,比如在淮南任由赵晁、白延遇等人烧杀抢掠,索取贿赂,导致淮南民众不再欢迎周军,说到底还是五代军阀的作风和思维。
赵匡胤后来的打法和态度是完全不同的,灭蜀后,军队不受控制烧杀抢掠,即便军队立下大功,对烧杀抢掠的人也要严惩,下级带头犯事的斩首,高级将领流放。
因为中原和南方积贫积弱近百年,所以赵匡胤打仗始终讲究两个基本方针,多快好省和不能扰民。
这两点完全和当时的风气是不一样的,战争不只以胜利为目的,还要尽量讲求速战速决,节省开支,同时不能打扰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为要。
这是后来北宋的国在历经几十年混乱后短时间内可以和辽国抗衡的重要原因,可惜他的煞费苦心被他弟弟赵光义连送两次。
如果按照郭荣的打发,打一个地方,为了胜利,为了鼓舞士气就可以允许士兵烧杀抢掠,不说最后的地方反抗会十分激烈,就算他最终能像赵匡胤那样把全部割据的南唐、荆、楚、吴越、南汉、后蜀、等都荡平,剩下也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抗衡不了北方强大统一的辽国。
而要收回北汉和幽州,和辽国的对抗又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