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图强,就必须需要铁血强硬的手段。秦孝公秦孝公时,商鞅向秦孝公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这些新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为了能保证新法的顺利施行,商鞅采取了严厉的酷刑。
经过变法,先秦避免了被魏武灭亡的危险,从而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另一个时代,北宋时期,民族阶级对立矛盾,宋朝积弱一直被契丹人压着打,每年不得不缴纳“岁币”。宋神宗也想富国强兵改变宋积弱的不利局面,随即在熙宁二年在王安石的主导下进行变法图强,然而宋神宗此人却有妇仁之人,对于反对变法的保守党派吕惠卿、司马光等人采取听之任之的暧昧态度,让王安石的变法胎死腹中。
当初,叶不凡在读宋史时曾说,若我是宋神宗,就是砍了司马光、吕惠卿、韩绛,谁反对变法,我就杀谁,这样以来宋朝也不会亡国。也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是因为内部阶级矛盾而灭亡的国家。戊戌变法若不失败,至少晚清灭亡的时间不会如此快,至少可以推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或更迟后。
叶不凡此时更加坚定推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施行,中国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两汉是如此,两晋也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总体来说动乱的根本在于世族门阀,世族门阀掌握着当时超过七成的耕地,几乎不是缴纳赋税,而其他百姓则用三成的土地,养活一个冗官几多的大王朝最后都不堪重负。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即使是现代仍有近六成的是农业人口,据专家估计,至少到2015年,中国的农业人口有望降至百分之二十五以下。
农业人口多,同时也是历朝历代动乱的根源。打击地主,均分土地,这是***的施政主张,只有取得农民的认可,这样即使出现了一些反动势力,他们也没有成活的土壤。
叶不凡现在就坚定的执行这项由他亲自主导的改革,叶不凡在心中同时也认定,不管是谁,谁反对,谁阻挠。他就杀谁。
联军全军覆没,北方的祸乱根源已经消失;叶不凡调五万并州军。五万益州,五万西州军以及长安关中军以及豫州军,共计二十余万兵马担当护法重任。同时展开对益州、梁州、秦州、西州、兖州、幽州、雍州、豫州、青州以及荆州徐州的土地改革。不得不承认武力是最有效的威慑手段,古代各大世族门阀都有大量的隐形人口,所谓的隐形人口,就是世族大族的仆从和佃户,这些人人在官府的人口档案中是不存在的,在绞灭五族后,光并州一地,让叶不凡平添了近十七万户人口,四十余万人。占了并州三成多。
泰平二年七月初,常山郡党氏以及数十小门阀杀掉官吏,占城为王,打出公开反叛秦国的旗号。事发仅仅五天后,并州军攻进常山,恶战一天,斩叛贼三万多人。
泰平二年七月初,益州建宁郡白氏叛乱。秦军尚未出动,就被黎族、苗族等十数部落的土家狼兵剿灭。
仅泰平二年下半年,秦国共发生大小叛乱四十九起,前后共斩杀近三十万叛贼。不过秦国人口不仅未降,反而多出了一百三十万人口。
对于叶不凡一意孤行,执意施行土地改革,王猛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他理解叶不凡这样做的好处,只要没有世族门阀,更有利于皇权集中,另一方面,对不得不承受来自世族门阀的怒火。这些世族门阀奈何不得叶不凡,他们统统把怒火发泄在王猛头上。
当然,世族门阀对叶不凡是更加痛恨,私底下,不晓得有多少人,在咒骂他……要骂他的人多了去,叶不凡豪不在意,至于别人如何评价他,叶不凡只需要无愧于心,便足够了。
叶不凡在这件事上,还真没有什么愧疚。他不杀人,人就要杀他。看似他杀了不少人,但实际上,他救了更多的人……至于别人怎么说?虱子多了还怕咬?你们想怎样骂,就怎样骂。惹怒了我,看是我刀把子硬,还是你们的嘴硬!
这段时间锦衣卫也是风头大盛,他们或是巧立名目,或是私设公堂,反正是抓了不少人。
叶不凡从清风堂和皇家内卫双渠道内得到这个消息,他最害怕的事还是出现了。大明锦衣卫臭名昭著的原因无非就是他们依附东厂,妄杀忠臣的卑劣行径。其实大明锦衣卫在万历年间对倭情报作战中也做出了可圈可点的战绩,更是在蒙古贵族策反等表现,北镇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做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却在对于士大夫方面让锦衣卫恶名留传。
叶不凡当既找来王猛对王猛道:“景略,锦衣卫现在做得有点过了。”
王猛是聪明人当然明白叶不凡意思,叶不凡这是对锦衣卫不满了。王猛诚惶诚恐的道:“臣有罪!”
叶不凡道:“朕不需要什么礼义仁德的虚名,朕更不需要汉武帝那样在独尊儒术的虚伪外衣下施行依法治国。朕就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朕需要依法治国,任何人都不可以凌驾法律之上。对于锦衣卫的不法行为,你王景略责无旁贷,朕现在罚俸半年你可服?”
“叶皇上不杀之恩,臣心悦诚服!”叶不凡平时赏了王猛不少钱粮,就算五年王猛不拿一分俸禄,而且不贪赃枉法的情况下,王猛也不至于饿死。
叶不凡接着沉吟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莫以恶小而为之,这样迟早要生出事端,对于这些锦衣卫的人所犯的过错,朕也不会姑息,景略你看着办吧!”
王猛道:“臣绝对会依法秉公处理!”
叶不凡点点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纵观历朝历代,亡国莫过于阶级矛盾,富贫差距过大。民以食为天,只有管好百姓的衣食住行,这样才能使朕的江山千古永存。”
若论对于国计民生的治理,最好的莫过于宋朝。宋朝从来没有发生过叛乱,即使宋江和方腊之流也只是受到贪官的迫害,而不得不反,但是他们没有人反皇帝,而只是反贪官。宋朝只要发生灾祸,只要有流民出现,宋朝就会让流民充为配军,而宋朝的军人待遇是相当不错的,一个人的军饷足够一家人衣食无忧。他们有饭吃,自然不会反,宋朝对于民生大事也可以说非常成功,若非赵宋重文轻武,宋朝也不会亡。就算出了一个岳不凡,也因为赵帝怕功高盖主而杀了。其实秦相公只是算是历史上的一个替罪羊,他冤杀岳不凡,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没有皇帝点头,他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