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君询归期未有期 > 第695章 新人嬉笑旧人默

第695章 新人嬉笑旧人默(2 / 2)

就在此时,沈古蔺也过来这边了,听着她的话眉头挑了挑,却没有说什么。

这掌柜的一时惊愕,问着:“这是为何?”毕竟没人通知他。

徐瑾画拿出一张纸放在柜台上,掌柜的拿起一瞧,心里止不住的错愕,也就是说徐瑾画成为了雅心绣房的新东家。

一时间,他看向徐瑾画,只是到底是在外面走南闯北的,更换东家这事算不得什么,但是没想着这么快。

“即是如此,大小女且来绣房可是接管此事?”他很快就认起了新东家。

徐瑾画点点头,说道:“将账本拿出来我瞧瞧。”

掌柜的明白,毕竟这也是应该的。

她现在开始掌管了,还是清楚一些的好,不过这个掌柜的不错,是个柃的清的,不过与郑雅心一样,是个见风使舵的周全人。

掌柜的将账本拿来,徐瑾画一本一本的看着,期间沈古蔺一直都在盯着她,这使得徐瑾画不舒坦,这人没事干了,跑到这来碍她的眼了,他带着贺淳画过来了,怎么不跟她一起走了。

心里腹诽,但面上却不显,还是一副端庄淡漠的样子。

突然,徐瑾画看着这账本很是古怪,有一行说的是十二日出三尺绣布,刻画百合年号之意,为三十六两。

可后面收时也是三十六两,说明人家给够了,只是再往后那三十六两说是买布用去三十两,六两打点出去了,却没说为何事打点。

后面还有不少这样不清不楚的地方,一个掌柜的,怎么能将帐记成这样,这就有点不清不楚了。

“这些打点出去的银两还有送出去的东西为何都不记上。”徐瑾画淡然问着。

掌柜的惊讶了一番,这点小事都能被她看出来。

只得说着:“因不是很重要,而且确实是因为无法去记。”

“怎么就无法去记了,这账本不就是事无巨细的吗?”徐瑾画冷然看着他。

掌柜的一时无奈,这还真是没法说,更何况八王爷也在这里。

他总不能说这些打点出去的东西都是有去无回的吗,更何况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要了之后还会恬不知耻的再要一次。

不给就要闹,直闹得生意做不了,即便是有了徐家的庇佑,那些人都能掏空子出来,你总不能不求人办事吧!

徐瑾画并不是白痴,稍微一想便知晓了,只是对于郑雅心对这件事居然就让它这么过去了觉得很奇怪,那个家伙那么喜欢钱,怎么可能让钱随意就那样流逝。

所以才从这里面找补上来,怪不得这里面的东西这么贵了。

徐瑾画皱眉,随即展颜淡然说道:“以后每笔银子都要事无巨细,若那些人再来找补,尽管来徐府找我,或者是旁边的铺子亦可。”

“对了,还要让那些绣娘安分一些,不可像我刚才拿的那个荷包一样,那东西一看就是砸牌子的货物,让她们不要偷懒,该给的钱都得给,若不安分守己,早早地打发了就是。”

掌柜的急忙点头,这个大小女且断是个厉害的,就这雷厉风行的手段比起之前的主子也是不枉想让了。

这会儿一旁的沈古蔺突然插话道。

“这个绣房需些打手,虽闹事的少,但毕竟还是有的,我下次挑些精壮汉子来,也可护着这里。”说完便一脸没事的样子喝茶了。

徐瑾画无语,这人可真有意思,之前怎么不说这话,但对于她的好意,她并没有回绝,因为他说的很对。

这会儿掌柜的一脸高兴说着:“多谢王爷了。”

有了那些人,他也就用不着每次出大事都请徐瑾画了,这个女子看起来虽淡漠,可那么小的漏洞都能被她看出,还真是不简单,毕竟要从十多本账本中找到错处也不容易。

交代完事情之后,徐瑾画就走出了绣房,然后回了自己的小铺子,铺子里面还是只有小鱼和水秀两个,看来今天是没生意了。

其实也正常,找她治病的往往都是一些穷人或者奇特的人,他们是从其他人的嘴里得到她的消息的,自然不知道她的医术到底如何,就算是现在知晓了,这才几日他们总要有时间去验证才是。

毕竟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有着厉害的医术。

“大小女且,今天的药材不多了,我再去院里拿些吧!”小鱼走过来说着。

水秀也笑了笑说道:“我看你是想照顾你的情郎吧!”

小鱼脸色立刻通红,瞪了水秀一眼,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

徐瑾画倒是笑着点点头,小鱼立刻跑了,剩下的水秀看着跟着徐瑾画的沈古蔺,心里叹息,嘴上说着:“大小女且,我现在就回去烧红碳火吧!等大小女且回来屋子里面就暖和了。”

女子眼睛看着她思索着,只是看她一脸认真也答应了,这会儿水秀也走了。

只留下两个人在铺子里。

徐瑾画一脸无奈,走过去坐下看着跟着她进来的沈古蔺说道。

“王爷,总不该是没事干的吧!”

沈古蔺面无表情的盯着她,直盯得徐瑾画脸色通红看向其它地方。

这会儿,男人说话了:“为何瑾儿觉得我没事干,今天我可准备一直看着你了,毕竟我可还在追你。”喜欢君询归期未有期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君询归期未有期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