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的善堂从前什么样,大家没去过,自然是不知道的。
就连从前善堂在京城里面是什么样,他们都不知道,更何况是搬到京郊之后的善堂。
“不就是收养孤儿的慈幼院么,能有什么差别呢?”有人不屑。
他们来这里喝茶,当然是听八卦的。
宫里的、勋爵的、豪绅的都行,对于孤儿生活的地方,他们并不感兴趣。
而善堂什么模样,那些和善堂有生意来往的人们,最是有发言权。
每个人去过善堂的人,都是被那里开辟的整齐划一的田地,还有高低错落的各种棚子给吸引了目光。
当回到江城的顾心宁,通过商队开始频繁和京城通信的时候,陶昌就在信中把这些年百家兴经营日趋稳定,还有可观的收入都一一汇报给了顾心宁。
善堂的经济来源稳定,孩子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善堂也积累了不少钱财。
加上之前剩余的,顾心宁有了新的想法。
她告诉陶昌、玉姑,让他们把善堂所在的那片荒地,连同周围的山头和林子一块买下来。
对于顾心宁的主意,玉姑一众人从来只有支持。
收到顾心宁的信,她当即去找了京畿衙门。
善堂在京郊,这里本就荒芜,知道善堂要买下那片土地,京畿衙门上报了徐璞。
徐璞很快就为善堂奔走,拿下了那片土地。
他本以为善堂会动用顾心宁存在衙门的那笔钱,没想到,玉姑自己拿出了钱。
“大人,百家兴这两年承蒙官府的照应,也小有了些积蓄,这些钱来买地,足够了!”
说着,她掏出一沓银票。
目送拿着地契离开的玉姑,“这两年,百家兴如此赚钱么?”徐璞问向身边人。
李衙役点点头,“大人,小人也在百家兴吃过几次饭,那里的饭菜当真是便宜又好吃。”
徐璞难以置信,“一个定价极低的酒楼,三两年就赚出这么多钱?”
“属下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都是客满,生意可好了!”
“而且,大人,善堂不光是酒楼的收益,您忘了,善堂自己圈地,还养着许多的猪牛羊和鸡鸭……”
“看来,他们之所以要买下周边的土地,为的是扩大经营!”徐璞这才明白。
“大人,不是我说,二少夫人当真是……”李衙役肚子里墨水不多,一时想不起那个形容词。
“巾帼不让须眉!”徐璞替他说道。
“对对,就是这个!”李衙役急忙点头称是。
于是,善堂自那之后,有了酒楼,有了土地,再也不需要官府给他们什么便利。
茶楼听书的普通人,对善堂不感兴趣,纷纷让说书的说点别的。
但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观念就转变了,争相恐后的都要去善堂一观。
源源不断的人流来往,让善堂头疼不已,好在,还有韩良俊等人在这里,可算是帮了玉姑不少忙。
这一切,当然要从宫宴第二日,太皇太后去善堂说起。
韩良俊等人拒绝帝王的封赏,一心想留在善堂,让长孙玉雁当下决定,要去善堂一瞧。
一是为了礼遇韩老将军后人,二是她早就对善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个曾经靠朝廷和官员救济的善堂,在顾心宁出现以后,愣是靠着开酒楼自给自足,这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许久之前,她就把京中关于顾心宁的故事听了个遍。
潜意识里,她把顾心宁当成另一个天高海阔的自己。
从年少无知到垂垂老矣,外面的世界,她一辈子在向往,一辈子在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