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了弥勒教,明教,还有一个教和以上两个密不可分,它就是白莲教,说起白莲教,人们就会想起一些影视剧里的镜头,那些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载歌载舞在大街上游行!与朝廷斗争,勇敢不怕死,而且,永远是生活在暗处,好像见不得光似的!所以,它给人留下一种神秘感,也让很多人对白莲教心生敬畏,甚至谈到白莲教,就让人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
要想了解白莲教,我们就要从白莲教的由来说起,白莲教原来的名字叫白莲社,它是由东晋名僧慧远大师所创。慧远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天资聪慧,勤学苦读,他想有一天能为国家出力报效。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跟随自己的舅舅令狐氏游学,他曾去过很多地方,拜访各地名师,经过几年的磨练,他精通孔孟,老庄之学!
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他与弟弟一起去太行山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突然他开悟了,他觉得,孔孟,老庄之学都不如佛学。于是他就出家为僧!
从此他就成为了道安法师的座上弟子,西元365年,社会开始动荡不安,道安带领自己的弟子到襄阳传道,西元378年前秦苻坚带兵包围襄阳,道安为了避祸就弟子到各处避祸,慧远的带领十几名弟子来到了荆州上明寺。
西元381年他本想到广东罗浮山,静修传教,路过浔阳时,看到庐山云雾缭绕,景色秀美,又很安静,正是修行的好去处,于是,他决定放弃去罗浮山修行的念头,决定定居庐山,建造龙泉寺率领弟子们修行。渐渐的来庐山修行的僧人多了起来,龙泉寺已经没有办法安置他们,就在慧远苦恼的时候,江州刺史桓伊资助他另建一座寺庙!后来他们选中了庐山东面建造,这就是有名的东林寺!
西元402年,慧远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名僧,名士都慕名而来,听慧远讲道,比如当时著名贤士,铜山县的刘遗民,雁门的周继之,豫章的雷次宗,新蔡的毕颖之,南阳的宗炳,张季硕等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士,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心甘情愿的跟着慧远弘扬佛法,于是东林寺的名声大噪。
慧远见来到庐山的人们都是真心向佛的,慧远就对大家说,大家都是为了超越生死而来,怎么无意净土。于是慧远,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大家发誓潜心修炼净土法门,他们希望将来他们能一起到西方极乐世界!
他们说定,众人的智慧不同,所以有些人可能率先抵达极乐世界,那些率先修成正果的人,要帮助那些还没有修成正果的人,以便他们这些人都能到达极乐世界的目的!读到这里我发现慧远他们的行为,有点像梁山泊好汉结义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不知道,他们当时有没有割破手指喝血酒!
他们结拜结束后,慧远就命刘遗民把他们的盟书刻在石碑上,以防他们当中有人不遵守约定。做完这些,他们好像还兴致不减,王乔等人有作念佛三昧诗,来表达他们的志愿。慧远为三昧诗做了序,序说,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是以奉法诸贤,或思一揆之契。感寸阴之颓影,惧来储之未积,于是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寝,夙兴唯勤。庶夫贞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临津济物,与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茅之兴,俯引弱进垂策其后,以此览众篇之挥翰,岂徒文咏而已哉?”此次集会前,大师曾率众于东林寺前凿池种植白莲,是以中国佛教史上称此集结为“结白莲社”,或简称“结莲社”,并确认为中国净土宗之始。而净土一教后来之立宗,也因之而称,莲宗!
西元416年慧远知道自己阳寿已经,死在了东林寺内,享年八十三岁。从此白莲教的雏形就出现了。慧远死后,净土宗就有善导大师来主持。善导被称为白莲社的第二祖师,慧远当然是始祖了,善导后,第三祖师是承远,第四祖师,法照,第五少康,第六延寿,他是唐朝末年,五代时期的高僧。
第七祖师就省常大师,这时已进入北宋时期,白莲社已经得到了很多人认可,就连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还钦赐白莲二字给他们,可见当时,宋王朝是认可他们的!从省常大四死后,好长一段时间白莲社没有了祖师,第八祖师袾宏大师时,已是明朝了,整个南宋就没有出来一个祖师。
等到了南宋时期,白莲社出来一个僧人,叫茅子元,那我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个茅子元何许人来,他是江苏昆山人,自幼父母双亡,在他十九岁的时候落发为僧,刚开始他是天台宗净梵为师,学习止观禅法。在南宋绍兴年间,也就是1131年在平江定山湖创建白莲宗,他这个白莲宗跟慧远创建白莲宗有所不同。他创造白莲宗,信徒是可以结婚的,同时他还提倡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