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厚照看来,帝国帝国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物资上面的丰富也只能够是让老百姓的日子变好,让小孩子的出生率变高,但还有个问题就是,小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目前帝国朝的成年男子的数量依旧不高,实际上总人口也只有接近八千万人。
这些人对于朱厚照来说,真的不算多,因为各地驻扎的军队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加上各地的生产,也需要人手。
朱厚照和汪鋐继续的谈了一些政务后,就让他退下了。
汪鋐刚走,朱厚照立即下旨,给雨化田一道圣旨。
“命西厂去查一查沿海藩王的这些个船队护卫,必须严查!”
朱厚照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冽的杀意,这些藩王养的这些个护卫可是都没有和朝廷报备过,也没有和他朱厚照说过,这才是最让朱厚照愤怒的。
一个藩王养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藩王没有报备,胆子太大了,而且敢安装军中的新装备火炮,这就有居心不良了。
汪鋐在巡守海疆,名义上彻查所有藩王,雨化田在暗中秘密调查沿海各地藩王养了那么多护卫队的事情,双管齐下,绝对不能给这些藩王动歪心思的机会。
“如果你们敢动其他的心思,朕就让你们统统去死!”
朱厚照对藩王的防备,开始警惕起来。
尤其是朱厚照知道宁王朱宸濠有八千私兵,并掌控火炮之后!
至于那些隐瞒不报的官员,朱厚照更是决不轻饶!
朱厚照心中暗道,拿着他朱厚照的俸禄居然还敢收藩王好处的,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该死。
这件事情必然和军中的后勤供应系统有关系,否则的话,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威力巨大的军队制式火炮,虎蹲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弄到的。
……
汪鋐离开后不久。
曹正淳和礼部尚书杨一清。便在乾清宫外求见。
“宣他们进来。”
“遵旨。”
近侍太监离开不久,曹正淳与杨一清一同进入了乾清宫。
朱厚照坐在龙椅上,抬头看了杨一清一眼:“距离期限还有一日,查出来没有?”
杨一清拱手拜道:“启禀陛下,业已查明。”
朱厚照看着杨一清道:“朕需要的是治国栋梁,现在科举竟然可以买卖试题,让朕甚为心痛啊?”
“杨一清,你身为礼部尚书,又是此届科举的主考官,难道你真的一点儿都不知道吗?”
“那个状元楼的伙计公然在大街上兜卖科举试题,公然挑衅帝国律法,姿态肆意妄为,科举舞弊蔚然成风。”
“买卖试题的人,恐怕不止他一人。”
“这些事情你都查清楚没有?”
朱厚照的目光充斥着杀机,看向了垂手站立在殿中的杨一清和曹正淳。
“启禀陛下,查清楚了。”
“既然案子查清楚了,那就如实向朕招来,胆敢有任何隐瞒,朕绝不轻饶!”
“是。”
杨一清将奏折递交到了龙书案上。
他开始向正德皇帝汇报科举舞弊,以及蓝道人身份的来龙去脉。
朱厚照翻开杨一清递交的奏折。
那个押题的蓝道人,只是一个假道士,每年只在科举的时候才会出现在京城。
号称押题如神。
全国各地的举子花重金,都纷纷去求考题。
蓝道人会收银子押题。
至于蓝道人的真实身份,赫然是国子监的学正,官居六品。
这蓝道人不仅会押题,还会写出状元文章,让举子背熟,直接舞弊。
这些文章并不是出自旁人之手,而是出自国子监的学正助教之手。
他们售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不会将一张文章卖两次。
他们所写的这些科举文章也是明码标价。
买考题,三百两纹银5题。
一篇状元文章,五十两纹银。
科举舞弊,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自上而下的舞弊。
国子监的人监考,却要出卖考题。
状元楼的伙计兜售科举考题之举,在他看来,不过只是在做着买卖。
帝国科举买卖考题,历史悠久,已有百年。
只不过一开始是暗中经营,到了现在已经明码标价,到了公然买卖科举试题的地步。
并且有很多人以此为生。
……
朱厚照看了杨一清的奏折。
“他们买卖考题,朕自会处理,朕想问你,朕只是将考题告诉了你一人,他们是如何知道考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