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做法虽然解决了钱币的稳定性和流通性,却还是没法从根本上解决流通量的问题。
于是就又有人问了:既然贵金属有这些局限,为什么不用普通金属来替代呢?这样就不用担心货币不足的问题了呀?
可是,这还是无法解决“货币与实物比值”的问题。这和你是以黄金还是黄铜无关。不管用哪一种,最终都会遇到货币和实物之间因为比值不同产生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货币总会不断的增发。
有人说了,为什么要增发?这不就是通货膨胀吗?明知道会出现最可怕的通货膨胀,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我就不增发,坚决不增发货币,让物价一直稳定。
首先,这是一种很极端的思想。通常来说,凡是“极端”的思想和行为,都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其次,这种蛮横的做法,根本就不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这种做法压根没考虑到总体经济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的。
按照这种做法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是:经济固话带来的社会阶层固话。
如果完全不出现通货膨胀,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人们赚取到一定数值的钱之后,就会固步自封。
这里说的“人们”,以富豪为代表。比如说一个人突然爆发,赚到了很大一笔资产,他和子孙们就可以不再进行任何商业活动,靠着这些钱生活很久很久,不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
不仅仅是对富豪,甚至普通人家也会如此。举例说明。
一个人一个月能赚三两银子,用在生活费上是一两银子,那么也就可以存二两银子。按照这个来计算,相当于工作一年就能赚到三年的生活费。以十五岁成年开始做事,预计寿命是七十五岁来计算,那就是需要生活费六十年。也就是说,我工作到三十五岁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干了,反正积蓄足够我活一辈子了。
一个人两个人这么做没问题,但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那么从全局来看,在社会科技不变的前提下,这个群体就损失了三分之二的生产力。
有人要说了,你说的这种现象不可能存在。因为人活着不光是吃饭,还要住房子。他三十五岁只能积攒到后半辈子的生活费,但是没有解决住房子的问题。还有,按照咱们汉人的观念,要多多给后辈留东西,所以不可能干到三十五岁就退休。
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有道理的观点,实际上没有看到更加深入的地方。这个帐是这么算的: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你工作二十年,就能积攒到这辈子的生活费,然后再工作十年,就盖了一座房子,于是你还是工作到四十五岁就可以退休。而你的儿子就不需要考虑房子的问题,他就能三十五岁退休了。
于是有人说了:那我就把房价提到天上去,让你和你几代人一辈子加起来的收入都只能买个房子。
这又是比较蛮横的说法了。如果房子的价值真的高到这个程度,那么绝大多数百姓就会压根不考虑买房子的问题,我在乡下自己盖行不行?
如果继续不讲理,把所有建筑材料全部提高,管你是买房还是建房都要花极高的成本,看你怎么办?这个想法就更荒谬了。
建筑材料,无非就是木材石头,你能高到哪里去?比如木材,你提高了价格,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家居建材,而是社会所有行业。这不还是通货膨胀了吗?再说了,你实在太高,我自己去采石砍树行不行?
你继续蛮横,不让百姓自己采石砍树,那我用个茅草搭窝棚总可以了吧?
这么一来,从整体上来看,不仅直接扼制了建筑业的发展,更是因此波及到所有行业。
于是就有坏到极点的人想到最终蛮横做法:处以重税。
不管你是买房还是建房,我不控制房产相关的价格,就是要你交很重的赋税。你买个房子要一百两银子,我就要收一百两银子的税。如果还不行,那就收两百两!
狠是真狠,坏也是真坏,但这其实没能解决问题。因为这种做法,遗忘了社会管理的最基本核心:社会稳定性。
试想,一个大多数人都没地方住的社会,可能稳定吗?社会不稳定,受到最大威胁的,难道不是执政者吗?
再退一万万步说,即便所有的人都不反抗,就接受了你的设定,但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还有多少?
当人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买到房子的时候,那我就不买了,我躺平,只要钱够吃就行了。
因此,试图用房价或者其它生活必需品来绝对控制,根本行不通。
关于留东西给子孙的观点,在绝对不出现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最终又会回到“全员躺平”的状态。仅仅以人均工作到四十五岁计算,我爷爷工作到四十五,房子有了。我爹工作到四十五,就留下了十年的生活费,我还需要工作那么久吗?
按照有人说要拼命做事多留给子孙东西的观点,如果我爷爷不是工作到四十五而是六十五的话,那我爹就可以一天都不用做事就能吃一辈子。假如我爹也工作一辈子,那我不用做事就是生活的话,这辈子都用不完,还能留给我儿子。
事实上,中原王朝早就出现了以铜和锡作为基本层货币的做法。现在大仪朝的铜钱就是这样的。
问题是,不管你设计多少个层级的货币,始终都存在“价值上限”和“价值下限”的情况。这一点,和你所设计的货币兑换比率无关。无论你一两黄金兑换多少银币,多少银币对应多少铜钱,
喜欢皇上您该去搬砖了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皇上您该去搬砖了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