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顾寒时见到叶雪烛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日的肉包子好吃极了。
得到如此盛赞,叶雪烛心里自然高兴,决定回头得闲的时候,一定要给顾寒时再露上一手。
至于要做什么,眼下可不是琢磨这些的时候。
待她将今日的大事妥善解决以后,再慢慢考虑。
顾寒时催叶雪烛先趁热把药喝了,稍后两人一同用了早饭。
饭毕,两人又将今日之事的细节,从头到尾重新确认了一遍。
之后不久,就听门房的人来报,说是萧公子来接人了。
叶雪烛起身,稍稍整理了一下衣饰,“寒时,我先走了。”
“嗯。”顾寒时应说,“我随后就到。”
叶雪烛点头,正伸手要取桌上的面纱,顾寒时却先将面纱取来,亲手为叶雪烛戴上,目送叶雪烛离开。
……
萧锦川真不愧是来自京都城的贵公子,即便眼下不得已要隐藏身份,衣食住行也都十分讲究,半分不肯将就。
萧锦川乘坐的这架马车,从外观来看,除了比一般的马车宽大些,并无其他特异之处,可钻进马车里一瞧,里头的布置堪称豪奢。
叶雪烛在宫里那五年,也算长了不少见识,她一眼就认出车里铺的那块花纹精巧别致的地毯,应是来自沙陀国的贡品。
而马车上那些迎枕靠垫,皆是由蜀锦缝制。
还有小桌上那套茶具,是由上好的白玉精心雕琢而成。
若她估算的不错,那一只白玉杯就价值百金。
不只这些,车里的熏香气味,也甚是特别。
这香味她在宫里的时候曾闻过,应是暹罗国进献的贡香。
世人都道临安华家金玉满堂,富可敌国,可叶雪烛却从未见华家父子在衣食住行上这般奢华无度。
相比之下,京都萧家才应当是大夏顶顶富贵的人家。
只是这份富贵,并不像华家那样,是凭本事做买卖挣来的,而是靠谋夺和贪墨来的,这实在令人不耻。
若换做是她,可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这富贵。
萧锦川今日的心情似乎很好,兴致也颇高,一路上都是他在说话。
讲他与家中兄弟姊妹,少时一同踏青游湖时的趣事。
叶雪烛听了却丝毫也不羡慕,游湖有什么稀罕,哪比得上她少时,与寒时小棠他们一同上山下河玩的野,玩的花样多。
不过,那时的他们也并非一味的疯野,也有安静的时候。
比如,他们会在天气晴朗的仲夏之夜,到云梦山上的摘星亭看星星。
而摘星亭不愧它摘星的名字,站在亭子外仰望夜空,漫天的星辰似乎全都唾手可得。
虽然摘星亭位置偏僻,通往摘星亭的山路又高又陡很不好走,但当你站在缀满星斗的璀璨天幕之下,被那份天然之美深深震撼以后,就会由衷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很值得。
摘星亭内,叶雪烛累得腿麻脚酸,气喘吁吁,可心情却很不错。
身上的劳累,被故地重游的欣喜冲淡了不少。
而萧锦川打小娇生惯养,出行皆有车马接送,从未走过这么多路,更别说崎岖陡峭的山路。
这令萧锦川娇贵的身体,很是吃不消。
可见叶雪烛一个柔柔弱弱的姑娘都没喊累,明明已经累到快虚脱的萧锦川没脸喊累。
并且为了身为男人的面子,他连粗气也不肯喘一声,还强打起精神,对叶雪烛嘘寒问暖,问叶雪烛累不累,又说山里本就冷,此处地势又高,寒气更重。
萧锦川命侍从将他的斗篷拿来,亲手披在叶雪烛身上,叫叶雪烛注意保暖,莫要染上风寒才好。
待叶雪烛可谓是体贴又殷勤。
叶雪烛欣然接受萧锦川的好意,并出言谢过。
萧锦川浅笑,不叫叶雪烛谢他,说谢来谢去显得他们生分。
他可是把叶雪烛当亲妹妹看待。
叶雪烛没接萧锦川这句话茬,只朝前望去,说:“今日山中有雾,视野不大好,望不清远处的景色,有些遗憾。”
萧锦川道:“这山中草木葱郁,花开满坡,咱们欣赏不了远景,赏赏这些近处的花草也是好的。”
萧锦川说着,走下亭前的石阶,从阶旁的石缝中摘下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随后便返回亭中,将小花递到叶雪烛手边,“觉得表妹会喜欢这些花花草草。”
叶雪烛接过小花,“谢表兄,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