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王学新都有些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在自己研发了这么装备,比起鬼子不说有“很大”的优势,但民忆已经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依旧会出现这种两难的情况。
如果能打下多伦县,就应该一口气把赤峰也收复了吧?
王学新一开口就是十个团打一个月的物资……这对八路军而言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是王学新出吕梁山以来从未有过的要求,包括之前的打太原也没有。
王学新不愿意遭受这么大的伤亡,他希望救下其中一部份人,于是才会陷入这两难的境地……想要救下其中一部份人就必须定向选择牺牲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的雷达兵,这是计划最让人头疼的地方。
王学新的战略目标很清楚,就是要全歼敌人的“虎式”部队为八路军坦克部队争取到最大的优势,从而一举拿下多伦县。
王学新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但其实是暗合“闪电战”的核心。
同时又在沙沟镇挖了二十几个坦克掩体。
在回去的路上王学新考虑了下,他觉得这并不是装备的问题,也不是鬼子的问题,而是王学新在八路军内部进行自我比较。
王学新点了点头,回答:“看情况,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收!”
既然是这样,那么……
就算他有意在防空系统旁等着,到被轰炸时也是一片爆炸声,他喊也没用吧!
最终依旧只能按王学新的原计划实施。
这情况,李云龙到时怎么“临时通知”?
怎么有时间通知?
王学新所说的“布署”不是别的,就是在沙沟镇做反攻的准备。
因为敌人的布署和调动会出在战前发生变化,有什么变化只有在战前才知道,那时才能做出更合适的作战计划。
还是派出特种部队?
简单的说,这场战役就算王学新不用计谋正面硬刚,最终也能因为装备优势击败鬼子,只不过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更大的伤亡。
在沙沟镇的准备,就是先调一个团上去做为援军。
“团长!”陈松勇说:“咱们这是要打一场大仗了?”
毕竟鬼子在那里毫无防备,他们还以为这一仗是他们主攻,不可能在赤峰布设太多的兵力。
完了后就把T44坦克的后勤部队先派了上去在沙沟镇建立了一个维护基地。
对于这种能决定战争胜负尤其防空系统还会威胁到鬼子制空权的东西,鬼子肯定会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对其实施打击以期第一时间致其瘫痪。
普通的坦克掩体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倒梯形的坑,这样坦克可以开进去隐藏不会被敌人发现也很难用战机轰炸。
沙沟镇的坦克掩体有些不一样,它们不但挖了倒梯形的坑还在外面盖起了一间木屋……这样一来百姓近距离观察都不知道里头暗藏乾坤。
这是为什么就不用说了:只要T44坦克一下线马上就开到沙沟镇埋伏。
王学新是这么对陈松勇说的:“鬼子如果在九连城镇打了一场大胜仗并夺取了制空权,他们会乘胜追击希望把我军逼回张家口!到时,沙沟镇到九连城镇这十几公里,就是我们全歼敌人‘虎式’的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