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从长安往洛阳发去了几封快信,除了转递了秦琅的奏报外,还有皇帝给太子的一封手书。
皇帝当萧瑀面说让太子决断,但还是私下跟太子写了封信的。
信里面皇帝回忆了跟秦琼的昔日友情,历数秦琼功勋,然后说到秦琼遗表,认为忠贞可贵,实当嘉赏,让太子对秦琼几个幼子也安排个虚爵散阶以示恩宠。
另外,秦琅临危受命,夺情起复接守松州,一战立功,也当嘉奖。
皇帝建议太子以监国太子身份,下太子令晋封秦琅为三公之首的太尉。他还建议剑南如今局势,须得有一位重臣大将镇守,秦琼新逝,其袭爵的嫡子秦珣年幼且不知兵,所以可以让秦琅代为镇守。
至于说安排秦琅什么职位,以及到底要不要对吐蕃决战,这个由太子自己决定。
这也是考验太子。
东都洛阳。
东宫,太子接到这些书信看过后,皱眉思索许久,然后召来了舅父长孙无忌,两人商议许久,长孙无离开。
第二天早朝之后,太子留下几位宰相,另留下了数位担任要职的侍郎、尚书等。
“西都长安有圣人旨意到!”
承乾先向大臣们公布了松州大捷以及皇帝的一些建议,“大家议一议!”
打还是不打?
先打高昌还是吐蕃,还是两边一起打?
剑南是否派秦琅接替镇守?
大家还在惊讶之际,长孙无忌倒是先站出来发言。
“圣人手诏称魏公击吐蕃有功,可晋太尉,臣以为可行,当奉诏。”
检校中书侍郎许敬宗立马跟着赞成。
这事本来就是皇帝的旨意,只是没直接下旨敕封而已,现在长孙无忌和许敬宗都开头赞成,其它人当然也没什么意见。
秦琅本就已经是三公之司徒,进位太尉,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区别,毕竟三师三公虽位居正一品,但也只是个尊荣虚衔而已,又没有半点实权。
秦琼刚病逝,如今秦琅就算进封太尉也没什么不妥,毕竟以前还要考虑父子俩地位太高,现在已经不需要考虑这些了。
房玄龄和魏征还在家反省,闭门思过,秦琅在松州,李绩在并州,朝中只剩下了长孙无忌、马周、李大亮三位宰相,他们当然都不反对秦琅进封太尉。
于是其它大臣们也没人反对,这事算就此通过。
接下来议论关于是否派秦琅就出镇剑南这事讨论,秦琅夺情起复,身上是还有检校中书令和侍中这两个职务的,另外太子詹事、河南府尹也都挂着,并有同平章事衔。
本来说,秦琅做为皇帝给监国太子安排的四辅相之一,没理由出镇剑南,但既然皇帝都透露这个意思了,大家当然要考虑。
一番议论之后。
承乾做总结,“诸爱卿之意,孤已明了,那就免去魏国公侍中之职,并免去河南府尹之职,以检校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剑南节度使,兼剑南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经略使,兼宁远军使,押近界党项诸羌及弱水西山诸羌安抚使,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使持节都督益、汉、蜀、松等二十五州诸军事······”
其余职事并免,勋爵如故。
秦琅被免去了侍中、太子詹事、河南府尹,以及岭南经略使兼节度云南、黔中宣抚经略使等等职务,仅保留检校中书令之职和同平章事衔,以宰相身份出镇西南。
在那一长串的官职差事中,排第一位的是剑南节度使,第二位的是剑南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经略使,第三的是宁远军使,第四的是押党项、西山诸羌安抚使,然后还有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实际上这些职务加起来,只是保证秦琅在剑南道可以全权代表朝廷,后面诸个职事差使的职权加起来,其实就是保证剑南道节度使的权威。
承乾授封自己第三子恒山郡王李医遥领益州大都督,而让秦琅任大都督府长史,实际上还是秦琅说了算,只是如今秦琅出镇剑南,手上权柄大,因此特意让一位宗室郡王遥领。
“中书侍郎马周,检校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
太子坐在上面,倒是大气沉稳,已经使然有几分圣人气度,哪还是先前那个在陇右闯下大祸的样子?
对于秦琅出镇剑南,殿中大臣们一时也分不清太子究竟是高兴还是无奈了。喜欢贞观俗人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贞观俗人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