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金水门万猪还没入城时,长安的常参官们却已经早早的出门上朝了。
今日五月初一,乃是朔望大朝,除了平时三百多常参官,今日是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俱参,场面盛大。
平时也就是五品以上职官,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参朝,逢到今天初一,京师衙门里九品以上的职事官,都要上朝。
对于平时不用常参的官员们来说,今天便格外的郑重,生怕迟到或是衣着不当殿前失仪被参。
皇帝刚给官员们加过俸涨过福利,谁也不愿意差事丢掉啊。
虽然说这种大朝会上,三品以下的官员,基本上连金殿都进不去,全排在殿外了,那些八九品的小官们,甚至得排到广场外,可谁敢大意呢。
官员们个个半夜三更就起床,早早起来沐浴更衣,然后随便吃点早点,也不敢多吃,毕竟这大半夜的去上朝,一会还得在站了半天,万一吃多了尿急或者想解手,可就麻烦了。
以前就发生过有官员在朝会时殿上放响屁,结果被御史弹劾失礼而遭贬官的事情。
所以宁肯饿肚子,也得忍着不进食,尤其是不能喝水。
天还未亮。
夏风习习。
低级的官员们骑上马,带着一二个家丁挑着灯笼开始赶路上朝,高级的官员们则坐着马车。
宰相们则更是前呼后拥,每人上朝时身边都围了上百的护卫,这都是皇帝特拔派的,以护卫宰相安全,以及维持宰相的威仪排场。
一盏盏的灯笼,马灯,在长安一个个街坊涌出,于长安六街汇聚,犹如星河灿烂,汇集而往太极宫去。
此时天还很早,秦琅估摸着也就三点多钟不到四点,因为大朝会比平时常参上朝的人多,官员就几千,而官员们又都带着奴仆家丁还有护卫,车水马龙的,又是天昏地暗容易拥堵,所以大家都尽量提前出发。
太极宫的宫门是黄昏闭锁,五更开门。
五更一到,宫门开锁,御史台的官员就要开始点名,若是没到,会很麻烦。
好在现在长安这两年逐渐放开,正逐渐拆掉坊墙,坊门也基本上实行夜不闭锁的新规,否则从坊内出门,还得在坊门处核验身份,等候开门等一诸事。
秦琅住平康坊,离皇宫比较近,而且他卫国公府宅子大,两百多亩地,直接在坊墙上开的门,出入倒是方便快捷的多,可到太极宫还得经过皇城,所以一样也得经过重重检验,照样得堵。
坐在马车里面,秦琅打着哈欠。
肚子有些饿,秦琅也不敢多吃,出门在外三急还是很麻烦的。
“嗯,外面好多卖早点的,有卖胡麻煎饼的,要不我去买几个?”张超骑着马跟在秦琅的马车旁边,隔着帘子对秦琅道。
秦琅在车内也闻到这股子胡麻香味,忍不住掀开帘子。
街边,排着一溜摊子,有卖胡麻煎饼的,也有卖炊饼的,还有直接支个摊,卖茶水的,也有卖馎托的。
还有个家伙居然支起摊子在那卖水盆羊肉······
这些早起的商贩,明显就是来做今天大朝会官员和他们随从生意的,自从长安城放开管制,不再强制宵禁,又拆坊墙设街市后,长安城确实增添了许多烟火气。
以往早朝时,街道两边高高的坊墙,走在街上,其实跟走在甬道中一样。
秦琅看不到,不少官员的随从家丁们也会跑到边上,迅速的买几样吃食。他们可不是官员们,在家中可以让人准备吃的。大半夜的起来备车备马,还得护卫随行,幸好这还是夏天,否则还得挨冻受饿。
那热腾腾香喷喷的各式早点确实诱人。
秦琅本来还想着不吃,结果闻着那香味也肚子咕咕响了起来。
“四更了没有?”
“还没呢!”张超应道。
“那就干脆停一下,选个摊子大家一起吃个早点再走。”
秦琅叫停马车,于是一百多号人就立即停了下来。旁边的官员和随从还以为出啥事了,结果护卫告诉他们卫公要吃个早点。
有些官员有心想凑过来,借机说几句话,可皇帝拔给秦琅的千牛卫们挎刀提盾往那一围,根本不给机会。
秦琅随便找了个摊子,也不挑剔。
大清早的,胡麻煎饼确实挺好吃的,面饼摊在锅上,滴上了胡麻油,再撒上芝麻,那香味诱的肚子更饿了。
那个摊贩是个干瘦的汉子,后面还有一个妇人在打下手,应当是夫妻俩,摊边还有两个孩子,大的也就四五岁,小的更只有两岁左右,兄妹俩静静的坐在一边,也不吵不闹的。
秦琅冲他们微微一笑,两孩子却有些畏惧的看着他身上的紫袍。
那摊主似乎没接待过这样的大官,平时早早出摊,也是想多赚点钱,朝官们很少会来摊上吃东西,但是朝官们的护卫会来买些,起早摸黑,能抵的上半个白天,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得两个赏钱。
看着秦琅身上的紫袍,尤其是那年轻的面孔,和天王庙里的那塑像那般相似,摊主知道是遇到卫国公了。
民间百姓对年轻的卫国公评价很高,认为这位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救灾治痘不说,长安如今这般热闹,也让许多百姓日子过的更好了些。
这摊主也得益于此,如今摆着这煎饼摊子,虽然辛苦,可却能养活一家妻小,能得温饱,日子比以前强多了。
“卫公,饼好了。”